1.光导纤维技术特性 ,5}%_
iQs^2z#Bd
1.1.非零色散光纤 5B6twn~[
b7-M'-Km0_
非零色散光纤(G.655光纤)的基本设计思想是在1550窗口工作波长区具有合理的、较低的色散, 足以支持10Gbps的长距离传输而无需色散补偿,从而节省了色散补偿器及其附加光放大器的成本;同时其色散值又保持非零特性, 具有最小数值限制,适宜开通具有足够多波长的DWDM系统, 同时满足TDM和DWDM两种发展方向的需要。 xE>H:YPm
?RW7TWf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我们可以将零色散点移向短波长侧或长波长侧, 使之在1550nm附近的工作波长区呈现一定大小的色散值以满足上述要求。典型G.655光纤在1550nm波长区的色散值为G.652光纤的1/6~1/7,因此色散补偿距离也大致为G.652光纤的6~7倍,色散补偿成本(包括光放大器、色散补偿器和安装调试)远低于G.652光纤。另外,由于G.655光纤采用了新的光纤拉制工艺,具有较小的极化模色散,单根光纤的极化模色散一般不超过0.05ps/km0.5。即便按0.1ps/km0.5考虑,这也可以实现至少400km长的40Gbps信号的传输。 v'3.`aZ!
i/UDda"E
在两种零色散点不同偏移方向的G.655光纤中,具有正色散的G.655光纤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利用色散补偿其一阶和二阶色散;另外,由于在1550nm附近D为正,有可能与能够产生负啁啾的MZ外调制器结合, 利用SPM技术来扩大色散受限传输距离甚至实现光孤子传输;最后, 这类光纤在1310nm波长区的色散较小,有利于开放1310窗口。但它的主要缺点是可能产生调制不稳定性;另外, 这类光纤对XPM的影响比较敏感, 由之产生的性能劣化较大。 Z*uv~0a>9Q
h[eC i
具有负色散的G.655光纤的主要优点是不存在调制不稳定性问题,接收机眼图清楚, 对XPM的影响不敏感, 由之产生的性能劣化较小。其缺点是不能利用SPM来扩大色散受限传输距离, 也不支持光孤子通信, 1310nm窗口色散较大;此外,在光纤制造工艺相同和折射率剖面形状类似的条件下,零色散波长较长的光纤要求有较大的波导色散,因而芯包折射率差较大,从而往往使之损耗较大而有效面积较小,最后,利用G.652光纤来补偿这类光纤虽然仅能补偿其一阶色散, 但G.652光纤成本较便宜。在具有负色散的G.655光纤中, 不同厂家的具体设计和参数也不尽相同。原则上, 色散系数绝对值小有利于10Gbps信号传得更远, 但四波混和影响大, 复用的通路数少于色散系数绝对值较大的光纤,不利于密集波分复用系统应用。另外,随着系统应用波长范围向L波段扩展,这类光纤的零色散波长恰好处于1570nm附近,会发生四波混合问题,不利于开拓L波段应用。随着复用通路数越来越大以及系统应用波长范围向L波段扩展,这类光纤的弱点越来越显著。 })#VO-J
u NmbR8Mx
总的来看,两类光纤各有优缺点,共同的优点是均能支持以10Gbps为基础的长距离DW DM传输系统。当传输距离为几百公里范围时, 即多数陆地传输系统应用场合,具有正色散的G.655光纤上的脉冲有压缩现象,眼开度较大,MI影响不大,比较有利,具有负色散的普通G.655光纤也同样可用,但复用通路数不够多;当传输距离大于1000km时,两类光纤上的脉冲均呈较大的展宽现象,必须使用色散补偿技术。但要注意,具有正色散的G.655光纤上的脉冲频谱展宽将会大到其中部分功率落到WDM滤波器通带之外,或者会由于光放大器链的增益带变窄而被滤掉。此时,负色散G.655光纤将是唯一的选择,例如海缆系统应用就是这样。近来,随着DWDM系统的工作波长区从C波段向L波段发展,具有正色散的G.655光纤正逐渐成为未来陆地光纤通信系统的主要光纤类型。 3s%Kw,z
` mvPbZ0<
1.2.低色散斜率光纤 :\hcl&W:
U)CGRh8%+
所谓色散斜率指光纤色散随波长变化的速率,又称高阶色散。在长途WDM传输系统中,由于色散的积累,各通路的色散都随传输距离的延长而增大。然而,由于色散斜率的作用,各通路的色散积累量是不同的,其中位于两侧的边缘通路间的色散积累量差别最大。当传输距离超过一定值后,具有较大色散积累量通路的色散值超标,从而限制了整个WDM系统的传输距离。 Rhw- 49AWx
?X
$#J'U;
初期的G.655光纤主要是为C波段设计的, 因而色散斜率稍大一点问题不太大。 然而, 随着宽带光纤放大器技术的发展, DWDM系统的应用范围已经扩展到L波段, 全部可用频带可以从1530~1565nm扩展到1530~1625nm。 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色散斜率仍维持原来的数值{大约0.07~0.10ps/(nm2·km)}, 长距离传输时短波长和长波长之间的色散差异将随距离增长而增加,势必造成L波段高端过大的色散系数, 影响10Gbps及以上速率信号的传输距离,或者说需要代价较高的色散补偿措施才行,而低波段的色散又嫌太小,多波长传输时不足以压制四波混合和交叉相位调制的影响。为此, 开发低色散斜率的G.655光纤是非常必要。通过降低色散斜率,我们可以改进短波长的性能而不必增加长波长的色散,使整个第三和第四窗口的色散变化减至最小,同时可以降低C波段和L波段色散补偿的成本和复杂性。目前, 美国贝尔实验室已开发出新一代的低色散斜率G.655光纤(真波RS光纤) , 光纤色散斜率已从0.075ps/(nm2·km) 降到0.05ps/( nm2·km)以下。典型低色散斜率G.655光纤在1530~1565nm波长范围的色散值为2.6~6.0 ps/(nm·km), 在1565~1625n m波长范围的色散值为4.0~ 8.6 ps/(nm·km)。其色散随波长的变化幅度比其他非零色散光纤要小35%~55%,从而使光纤在低波段的色散有所增加,最小色散也可达2.6ps/(nm·km),可以较好地压制四波混合和交叉相位调制影响,而另一方面又可以使高波段的色散不致过大,可低于8.6ps/(nm·km),仍然可以使10Gbps信号传输足够远的距离而无须色散补偿,通信系统的工作波长区可以顺利地从C波段扩展至L波段而不至于引起过大的色散补偿负担,甚至只需一个色散补偿模块即可补偿整个C波段和L波段。 \vg(@)$q
gR5
EK$
1.3.大有效面积光纤 Y7*8 A,
*Lu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