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京:戰國時期稱薊,是「戰國七雄」之一燕國的京城。遼國稱燕京。金國改稱京都。元朝稱大都。明朝朱元璋改稱北平,永樂帝朱棣改北平為北京。簡稱京。 >|o_wO
#u5~0,F
7$k8%lI;>
2.天津:明朝,燕王為爭奪皇帝位,在這裡發兵渡河南下,打敗他的侄子明惠帝而篡了位。為紀念在這裡渡河起兵,所以稱「天津」,意即天子經過的渡口,簡稱津。 Y=*P
8pg
f&x0@Q/eON
I<=Df5M
3.上海:北宋初期,這裡已形成居民點,從這裡上海洋,所以稱上海。上海原來是捕魚的地方,當時漁民創造了一種捕魚工具,叫「邕」(它是由竹子編成,插在水中),後來邕改為滬,所以上海簡稱滬。 m7%C#+67
6] z}#"
UkfB^hA
3I|3wQ (
4.黑龍江省:由黑龍江而得名。因為江水呈黑綠色,蜿蜒地流著象條游龍。簡稱黑。 k]rLjcB
%@R~DBS
Bd3~E bFL
5.吉林省:清朝在松花江沿岸建立吉林烏拉城(今吉林市),滿語吉林是『沿』的意思,烏拉是「大川」的意思。就是沿著松花江的城市,後來建省時,就用它命名叫吉林省。簡稱吉。 l+wc'=]
.9|uQEL
eV6o3u:9
1#
t6`N]?V
6.遼寧省:由於它在遼河流域,取遼河永久安寧之意,簡稱遼。 ~JuKV&&}K
cE{ =(OQ
6`$[Ini
7.河北省:相對於黃河為北。唐朝時黃河以北,太行山以東地區為河北道,1928年稱河北省。因代屬冀州地區,所以簡稱冀。 (shK
oh#>
5cA8
[ut#:1h^
8.河南省:相對於黃河為南,主要部分在黃河以南,因為古代屬豫州地區,所以簡稱豫。 |c2v%'J2G
G_ Ay
^ie^VY($
9.山西省:相對於太行山為西。明朝設置山西省,春秋時是晉國領土,所以簡稱晉。 ]]cYLaq(
z{BA4sn
bQaoMZB
10.山東省:相對於太行山為東。明朝設置山東省,春秋時是魯國領土,所以簡稱魯。 0ZC,BS`D^
x7RdZC
n+D#k 8{
11.湖南省:相對於洞庭湖為南。由於湘江縱貫全省,所以簡稱湘。 #
4|9Fj??
2D([Z -<i
DI&MC9j(
12.湖北省:相對於洞庭湖為北。清朝時省會武昌屬鄂州管轄,所以簡稱鄂。 kA7(CqUW
{*/dD`
t]^_l$
13.浙江省:境內的浙江盤回曲折,浙江就是富春江。簡稱浙。 s6=YV0w(
4?/7
bc
8,o17}NY,
14.江西省:唐朝為江南西道,簡稱江西道。清朝時改為江西省。因贛江縱貫全省,所以簡稱贛。 {@r*+~C3
"]t>ZT:OJ
agd)ag4"[u
15.陝西省:是指現在的河南省陝縣西南陝陌以西的地區稱陝西。簡稱陝。古代時是秦國領土,又簡稱秦。 qi+&|80T.
GJ}.\EaAJ
HPa|uDVv
16.安徽省:以清朝時的安慶府(今安慶)和徽州府(今歙縣)的頭一字組成。因境內有皖山(天柱山),因而簡稱皖。 9b6!CNe!
[BBpQN.^q6
$Kq<W{H3ut
17.江蘇省:是以清朝時的江寧府(今南京市)和蘇州府(今蘇州市)的頭一個字組成。簡稱蘇。 yty`2$O
agaq`^[(P
C>*n9l[M~
18.甘肅省:是以古代甘州(今長掖),肅州(今酒泉)的頭一個字組成,簡稱甘。境內的六盤山又叫隴山,故又簡稱隴。 3:|-#F*k{
'1]7zWbW
7nz!0I^
19.貴州省:明朝設置貴州省。簡稱貴。因古代屬黔中郡,所以簡稱黔。 W3LP
~
bZ#X9fT
>IR$e=5$
20.四川省:唐朝初年現在的四川省劍閣以南設東川,西川。這裡的川,是平川廣野的意思。宋代分設益州,榨州、利州、?州四路,合稱『川峽四路』,簡稱四川,元朝設四川省,簡稱川。三國時是蜀國領土,所以簡稱蜀。 B4O6>'
2q%K)h
}f}IA\8]
3#Y3Dz`
21.雲南省:因為在雲岭以南而得名。相傳漢武帝時有人在白崖看見彩雲,派人追;彩雲到這裡,因為設立的縣在彩雲的邊,所以叫雲南,簡稱雲。因為昆明附近是古代滇國,故又簡稱滇。 C(,=[Fi-
O}gX{_|6
DuF7HTN[K
7Qh_8M
22.廣東省:五代時叫廣東。明朝設廣東省,因為古代是百越(粵)地區,所以 簡稱粵。 @8"18HEp#
Yg6If7&
#'>?:k
23.福建省:古代設福州、建州、泉州、漳州、汀州五個州,取前兩個州的頭一個字就是福建。明朝設福建省,因是閩族人居住地區,所以簡稱閩。 m1e b8yX
f[qPG&
G\1J _al
24.台灣省:古代台灣稱「夷州」或「流求」,又稱「東番」、「北港」、「大員」、「大灣」,後來又改為「台灣」,清光緒年間建立台灣省,簡稱台。 9Q@*0-
nC~fvyd<P
6;JP76PD
25.青海省:因青海湖而得名。1928年建青海省,簡稱青。 p^8JLC
?`A9(#ySM
lcig7%
26.寧夏回族自治區:這裡原為古代西夏地區。取夏地安寧的意思,因此叫寧夏。1928年設寧夏省。1958年設寧夏回族自治區,簡稱寧。 O3ZM:,.
l#6&WWmr
Wg(bD,
27.廣西壯族自治區:明朝初年建廣西省,1958年建廣西壯族自治區,因古代是桂林郡,故簡稱桂。 &r:m&?!|VQ
Qcgu`]7}
bm}+}CJ@#0
28.西藏自治區:元朝、明朝稱西藏地區為烏斯藏,「烏斯」是藏語「中央」的意思,藏是「聖潔」的意思。因為它在中國西部,稱西藏。1965年成立西藏自治區,簡稱藏。 $WNG07]tU
2 `5=0E1k
1#D<ZN
29.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古代稱西域,公元前一世紀起,成為漢王朝的一部分,因為是新開辟的疆土,習慣上稱新疆。清光緒年間設置新疆省,解放後成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簡稱新。 L*O>IQh2
E|,30Z+
Xb+3Xn0}&8
S$K}v,8.sr
30.內蒙古自治區:是蒙古族聚居地區,清朝時,為區別外蒙古,習慣上稱為內蒙古。1947年成立內蒙古自治區。簡稱內蒙古,是所有簡稱 中最長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