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科学家率先研发出“量子电路”
自从电子计算机普及以来便掀起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高潮。互联网,电子商务,大数据等等新兴技术全都依赖于计算机。如今人们已经把电子计算机的替代物构思出来了,那就是量子计算机。但是数十年来,量子计算机仅仅是一个美好的预期,在商业化的道路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而最近德国科学家也开始解决量子计算中的硬件问题。 量子计算机为什么要比传统的电子计算机快? 传统的电子计算机遵守经典物理学的规律。它们依赖于二进制数0和1。0和1是电脑的基础字符,这些数字被存储到电脑中并用于数学运算。在传统的存储器单元中,每个位即最小的信息单元同一时间只能被单一的微电路运行。这些微电路中的每一个都可以保持电荷,0和1控制了电荷才达到控制硬件的效果。 ![]() 但在在量子计算机中,一个位可以同时为0和1。这是因为量子物理定律允许电子同时在多个位置纠缠。因此,量子比特或量子比特存在于多个重叠状态中。这种所谓的叠加允许量子计算机一次性对许多值执行操作,而传统计算机一次只能执行一次指令。和相当单车道和多车道的客流量对比。量子计算的前景在于能够更快地解决某些问题。 从幻想量子计算到一步步实现 量子计算很可能引起新的科技革命。不管是大数据,科研通信还是人工智能都需要极强运算能力的计算机,而现在的电子计算机已经无法满足最前沿科学研究的需要了。我们需要找到新的计算方式作为突破口。前有IBM的量子计算机,后有中国的量子计算机。不过这些还完全处于实验室,商业化的道路还很遥远! 其实在量子计算是哪个,老牌工业国德国也是下了血本,德国政府每年的加大补贴额度。我们都知道量子计算机很厉害,这是因为量子算法。我们对量子计算机的憧憬大都来自理论算法上。而我们知道传统的电脑必须需要软硬件结合。我们还没有成熟的技术制造适合量子算法的硬件。所以量子计算多么牛逼,仅仅只是理论上的,因为我们还完全没有一台可以供量子算法运行的量子硬件。对量子计算机的硬件问题的解决必然就落到最基础的元器件上,这就是电路。我们现在用的电脑硬件依靠电子电路,而量子计算需要的是量子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