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对光纤通信技术的若干热点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做了简要总结和展望。 主要提出了以下论点:电信级光以太网技术已经逐渐具备公用电信网所要求的必备功能和性能,成为未来城域网的重要发展方向;40 Gbit/s系统技术已趋成熟。但是大规模应用还需时日;粗波分系统在我国城域网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下一代ROADM的应用正向城域网领域扩展;点到点WDM传输将走向动态联网;EPON和GPON将主导FTTH技术。但大规模应用还需要解决成本、配套技术和应用问题。 *djLf.I@
t$(#$Z,RS
经历了光纤泡沫和多年沉寂的光通信在2006年上半年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移动业务持续增长、短信业务如火如荼、对等通信(P2P)业务蓬勃发展、IP电视(IPTV)业务蓄势待发,使得带宽需求持续增长。世界网络带宽需求年增长率依然高达50%~100%,而我国过去几年的干线业务量和带宽需求年增长率超过200%。这些业务层面上的发展态势不但对电信网的基础——光通信提出了新的容量需求,而且在功能和性能方面也提出了新的需求。 >vp4R`
?5J#
yn
1、电信级光以太网的新发展 triU^uvh
e,epKtL
近来,电信级以太网发展很快,一些最新的技术解决方案已经具有硬QoS和电信级网管的能力,能够提供50 ms的保护倒换时间等。除了传统以太网的扩展和增强技术,例如Q in Q及其增强技术——以太网环保护(Ethernet Ring Protocol ERP)技术外,各标准化组织和厂商开发了很多新型的城域网技术,诸如RPR(Resilient Packet Ring,弹性分组环)、MSR(Multiple Services Ring,多业务环)、MAC in MAC封装、PBT(Provider Backbone Transport,网络提供商骨干传送)技术、VPLS(Virtual Private LAN Service,虚拟专用局域网业务)等。下面简要介绍MAC in MAC封装、PBT和VPLS三种主流的城域以太网技术。 Et!J*{s
u+Ix''Fn#%
1.1 MAC in MAC封装技术 >U,&V%y
ed`"xm
MAC in MAC封装技术基于IEEE 802.1ah标准,它的基本思路是将用户的以太网数据帧再封装一个运营商的以太网帧头,形成两个MAC地址。这样做可以带来以下好处: (ne[a2%>
$/s"It
(1)可以完全屏蔽用户侧的信息,从而隔离核心网和减轻用户MAC地址对核心网转发表的压力,解决网络安全问题。 ;.Bz'Q
2PYn zAsl
(2)具有清晰的层次化结构。在运营商域的MAC帧头具有24 bit业务标签,理论上可以支持1 600万用户,从根本上解决网络扩展性和业务扩展性问题。 mP&\?
aaig1#a@1b
(3)运营网与用户网隔离,规避了用户网中可能发生的广播风暴和潜在的转发环路问题,使网络具有健壮性。 z'm}p
!h4T3sO
(4)运营商无需担心运营网的VLAN和MAC地址与用户网冲突,简化了网络的规划与运营。 o[cOL^Xd1
zawu(3?~)5
(5)MAC in MAC采用二层封装技术,无需复杂的信令机制。 jcJ 4?
D#L(ZlD4
(6)运营网的以太网交换机只需学习自己的MAC地址,从而减少了存储和处理的需求,使设备、建网和运维等成本降低。 $uHQl#!;
z
)'9[t
1.2 PBT技术
-DdHl8
6&os`!
在MAC in MAC封装的基础上,只需少量改动,关掉某些以太网功能,利用现有以太网硬件就可以提供新的转发功能,将无连接的以太网改造为面向连接的二层隧道技术,提供具有硬QoS和电信级性能的专用以太网链路,这就是所谓的PBT技术。PBT技术的主要特点如下: a$|U4Eqo
p/-du^:2
(1)扩展性好。关掉MAC学习功能,可以消除导致MAC泛洪和限制网络规模的广播功能。此外,PBT采用VID+MAC地址作为全球惟一地址和基于目的地地址的转发,VID不再表示传统的无环路域,而是用来识别某些特定通道,不具有全球惟一性,从而消除了业务扩展性限制,使网络具有几乎无限的隧道数目(260)。 0TmEa59P
(2)具有硬QoS、带宽预留和50 ms保护倒换时间能力。转发信息不再依靠传统的泛洪和学习,而是由网管/控制平面直接提供,从而可以为网络提供确知的通道,保证在各种情况下网络的行为都是可预见的,无需超额指配网络容量就能提供硬QoS,实现带宽预留和50 ms保护倒换时间。 VIz(@
R>O_2`c
(3)业务提供灵活。作为二层隧道技术,PBT可以与现有WAN技术互通,不仅能支持各种以太网业务,还能支持各种基于MPLS的业务,包括二层的VPLS和虚拟伪线业务以及三层的IPVPN业务等,具有相当的业务灵活性。 VKl,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