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被 cyqdesign 从 机械加工与制造 移动到本区(2010-12-09)
—
零件机械加工的工艺路线是指零件生产过程中,由毛坯到成品所经过的工序先后顺序。在拟定工艺路线时,除了首先考虑定位基准的选择外,还应当考虑各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工序集中与分散的程度,加工阶段的划分和工序先后顺序的安排等问题。 Z'S>i*Ts
0Yfk/}5 目前还没有一套通用而完整的工艺路线拟定方法,只总结出一些综合性原则,在具体运用这些原则时,要根据具体条件综合分析。拟定工艺路线的基本过程见图1所示。 8uyVx9C0 U!3nn#!yE 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就是为零件上每一个有质量要求的表面选择一套合理的加工方法。在选择时,一般先根据表面的精度和粗糙度要求选定最终加工方法,然后再确定精加工前准备工序的加工方法,即确定加工方案。 ?B@hCd) 图1 拟定工艺路线的基本过程 由于获得同一精度和粗糙度的加工方法往往有几种,在选择时除了考虑生产率要求和经济效益外,还应考虑下列因素: J#Bz)WmR #kLM=a/_NO 一、工件材料的性质 i;6\tK"! f,t[`0 va 例如,淬硬钢零件的精加工要用磨削的方法;有色金属零件的精加工应采用精细车或精细镗等加工方法,而不应采用磨削。 IdzF<>;W "D3JdyO_S 二、工件的结构和尺寸 A
javV G`6U t 例如,对于IT7级精度的孔采用拉削、铰削、镗削和磨削等加工方法都可。但是箱体上的孔一般不用拉或磨,而常常采用铰孔和镗孔,直径大于 60㎜的孔不宜采用钻、扩、铰。 (>WV) vk{4:^6.TV 三、生产类型 F
b`V. pNVao{::5 选择加工方法要与生产类型相适应。大批大量生产应选用生产率高和质量稳定的加工方法。例如,平面和孔采用拉削加工。单件小批生产则采用刨削、铣削平面和钻、扩、铰孔。又如为保证质量可靠和稳定,保证较高的成品率,在大批大量生产中采用珩磨和超精加工工艺加工较精密零件。 HeSnj-mtr}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