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介 %z><)7
y/lF1{}5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长春光机所”)始建于1952年,是以知识创新和高技术创新为主线,从事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技术研究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多学科基地型研究所,主要从事发光学、应用光学、光学工程和精密机械与仪器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kXMp()N8`
NB"S,\M0
作为中国科学院规模最大的研究所,本所在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在以王大珩院士、徐叙瑢院士等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带领下,研制出中国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第一台大型电影经纬仪等多种先进设备仪器,创造了十几项“中国第一”; 先后参与了包括“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等多项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先后组建和援建了西安光机所、上海光机所、成都光电所、长春光机学院等10余家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企业单位,并为其输送了2200多名各类专业人才。共有23位在本所工作过的优秀科学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并涌现出“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蒋筑英等众多英模人物;近年来,本所先后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连续两次)、“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单位”、“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等荣誉称号和奖项,为我国国防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一系列突出贡献,被誉为“中国光学事业的摇篮”。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都曾到本所视察和指导工作。 ,kN;d}bg
_IYaMo.n
本所不断凝练和提升创新目标,在国家科技创新战略、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等的推动下,近些年来本所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创新文化、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本所的核心竞争能力得到不断提升,持续发展能力继续增强。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工作稳步发展,并在各自领域中的学术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取得了若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高技术研究领域不断开拓,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完成了一批国家重大任务,取得了以“神舟五号”、“神舟六号”有效载荷等为代表的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已成为我国航天光学遥感与测绘设备、机载光电平台及新一代航空遥感设备和靶场大型光测装备的主要研究、生产基地,进一步巩固与增强了本所作为我国大型光测装备主要研制基地的地位,并且在光电对抗、地基空间探测等领域的影响力显著增强。 ~&?bU]F
%qP[+N&
本所投资兴建的占地总面积5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功能齐全、结构合理、设施完备、环境优美的“中科院长春光电子产业园区”已展现在世人面前,为本所的自主研发与加工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已成为我国光电子领域重要的研发、产业和人才培养基地。 ^OR0Vp>L
}htjT/Nm
长春光机所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也是首批获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作为中国科学院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本所现有凝聚态物理、光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光学工程、电路与系统6个博士点;凝聚态物理、光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光学工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电路与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8个硕士点;物理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3个博士后流动站。 QHEtG2
:d36oiHKu
坐落在中科院长春光电子产业园区的本所研究生教育基地占地面积五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二万平方米,包括一幢教学楼、四幢研究生公寓和一幢可容纳一千人就餐的研究生食堂。教学楼内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完善的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语音教室和阅览室,为研究生们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本所还为研究生提供了优越的生活环境,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每二人使用一个房间,房间内有卫生间、热水器、电话、网线和配套齐全的家具。为了丰富研究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教学楼内还设有健身房、乒乓球室、健美操室、电视室等基础设施供研究生使用,已经建成的室内体育馆也为研究生开放。 Aw o)a8e
FK|O^->B
在研究生培养教育中,本所始终围绕学科发展和科研项目的需求,以培养多学科交叉领域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通过让研究生直接从事科研课题研究的方式,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和规模。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这一中心,健全了有关研究生培养的各项规章制度,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推出了一系列新举措,逐步建立了研究生培养质量体系,使本所的研究生教育工作更加科学和规范。 1j<(?MT-
1uw#;3<L
长春光机所已经步入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三期的建设进程,在新的征程中本所将继续发扬“载人航天精神”,拼搏进取、锐意创新,持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建成“一流的成果、一流的效益、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人才”的现代化研究所为目标,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光辉业绩,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kN1MPd4Yh
<B"sp r&1
长春光机所硕士招生专业介绍 a|aVc'j
~4S$+*'8
一、凝聚态物理专业(070205) K2x[ApS#
C|(A/b
以超快速、高分辩激光光谱技术和先进材料制备技术为主要研究领域,以发光学凝聚态物质中的激发态过程为主要研究方向。重点研究光和物质的相互作用、激发态的性质、新型光电功能材料和显示器件中的发光及相关过程。 I2ek`t]
o`?rj!\
主要研究方向: )*,/L <
&1xCPKIr
1.宽禁带半导体光电子材料器件与物理 T(4d5 fY
a^|DD#5
研究宽禁带Ⅱ—Ⅵ族半导体薄膜和纳米材料的制备、物理及其在发光二极管,激光器,探测器,太阳能电池等光电子器件上的应用。 (!os&/",
-EjXVn! vQ
2.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及其应用技术 \{,TpK.
Ac7^JXh%
研究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的优化设计理论、关键工艺技术、激光及其应用物理。 ]rmBM
IP~!E_e}\
3.先进稀土发光材料物理器件 c8qr-x1HG
^rkKE
dd
研究以稀土、过渡族离子为代表的分立中心的发光性质和相互间的能量传递规律,设计制备以新型照明、显示、光存储等为应用目标的各种先进稀土发光材料与器件。 j]a$RC#
29R-Up!SVN
4.半导体探测材料与器件 ]Z JoC!u
P:qmg"i@3
研究AIGaN深紫外光电探测器、InGaAs短波红外光电探测器、新型太阳能电池等光电转换材料、物理与器件。 6K $mW
YdY-Jg Xm
5.发光及平板显示器件 wucdXj{%
bQAznd0
研究高亮度白色发光二极管、液晶微显示及场发射平板显示器件及物理。 mYBEjZB
!,WGd|oJ
6.有机光电子材料及器件 fn#8=TIDf
"}]`64?
研究新型多功能有机过渡金属光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在有机光电子器件中的应用;有机电致发光、有机电泵激光、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与器件;有机电致发光显示与照明技术。 <_tmkLeZf
T X`X5j
7.功能发光纳米材料、物理及应用研究 )vr@:PE
<t%gl5}|
研究生物功能化发光纳米载体构建技术、物理及应用;发光纳米生物示踪技术和光纤生物传感器;发光纳米材料制备和新一代发光显示器件。 q^@*{H
.u`[|:K
本专业招收物理系、电子科学与工程系、化学系以及相关专业的大学本科毕业生。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