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德珪(台湾光电科技工业协进会)
hiv {A9a? ,&
wd 光电科技是一门结合光学、电子与电机之先端技术,早期由于技术门槛高,偏重国防与航天领域之发展,并以雷射相关应用为主。近十余年来,光电相关技术突飞猛进,产品种类也不断推陈出新,其应用更是无远弗届,层面扩及通讯、信息、生化、医疗、工业、能源、民生等领域。展望光电产业的未来,在轻量化、便携性、低耗能、高效益、整合强的特性下,将更深入各产业应用范围中。
wp83E, !?>I 光电产品因应用日广已成为众所瞩目之焦点,近来无论在通讯网路、多媒体信息化社会等炙手可热的应用领域上,光电产品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许多专业人士都预见到二十一世纪将是属于「光」的世纪。为此,无论日、美、欧等先进国家,或亚太新兴国家皆一致看好对光电产业之潜力,对光电市场未来成长潜力皆寄予厚望,并积极投入光电产业的发展。
N 'n0I^Y1A Lq2jXy5#n 台湾光电产业的发展一向与国际市场脉动有着密切的连动,虽然2001年在总体经济面全球景气不甚理想,但光电产业仍有着相对较佳的成绩。本文将就世界光电市场规模的消长,以及台湾光电产业的发展经验进行探讨。
L c
)i FzykC 表1 光电产品界定范围
vz)R84 ?op;#/Q(
W)'*Dcd e.^?hwl 世界光电市场
xel|,|*Yq +Jm vB6s 世界光电市场的变化请参照表2 。依据PIDA(台湾光电科技工业协进会英文缩写)的统计,2001年世界光电市场规模约估为1,582亿美元,与2000年市场值达1,603亿美元相较,年成长率-1.28%,为历年首见衰退的情况。背后涵义代表示光电市场也受到国际景气低迷的影响,此一情形也适足以说明光电产业已经是高科技产业中重要之一环,所以与景气变化趋于同步。
L2_[M' _BONN6=*y 表2 世界光电产业各分项市场值统计
(BngwLVDK +43~4_Oj
zhbSiw ,N;2"$+E 综观2001年的世界光电市场,占规模最大者为光通讯类,市场值为39,033百万美元,占光电市场24.67%,不过市场也衰退达-14.88%。主要由于全球通讯市场的需求在2000年高峰期过后,随着网通概念的泡沫化,使得业者对通讯网路与设备的投入趋于保守。预期在国际景气回稳后,对光通讯类市场需求将快速回复, 2004年时市场规模达70,204百万美元。
JLz32 %-M YQyI{ 光储存市场位居第二,光储存类产品分为储存装置与媒体两大类,在储存装置方面因为可擦写类产品崛起,加上DVD世代交替效果,使得产品结构有了较大的变化,储存媒体则是在盘片厂扩厂过度下,价格受到相当程度的竞争。2001年光储存市场成长率也呈现衰退状况,为-3.74%,市场值为33,663百万美元,预期2004年时市场将扩大至39,639百万美元。
bxzx@sF2l @eutp`xoT\ 以平面显示特色著称的平面显示器市场,在2000年市场首度超越光输入类市场后,2001年占整体市场比重也达20.11%位居第三。产品以TFT-LCD为主体,占市场比值相当重要的地位,由台湾厂商在2001年间陆续步入量产阶段,供过于求导致TFT-LCD价格大幅滑落,使得市场规模虽然达到31,812亿美元,成长率仅微幅增加7.61%。预期在PDP与投影机产品逐渐成熟后,可望成为继LCD、LED显示屏之后的新重点平面显示器。预期到2004年可达42,353百万美元,并有可能跃居市场比重第二位。
Jd?qvE>Pp 6(x53y__ 历经光输出入类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的阶段,以及市场需求未见起色的影响,市场值呈现微幅的变化,2001年世界市场值为28,327百万美元,仅较2000年小幅成长1.26%,预期至2004年时,其市场值虽仍有30,628百万美元,但市场比重仍有可能下降。
3t9CN
)* @.c[z D 至于光电组件类市场在光电应用环境成熟的趋势下,包括LED、LD与光学组件等市场规模皆维持稳定的成长幅度,由2001年的20,580百万美元成长到2004年31,559百万美元。而雷射与其它光电应用类虽然比重不大,但在雷射加工机与医疗用雷射市场日渐扩大下,市场值可望由2001年的4,800百万美元,扩增到2004年的6,350百万美元。
lMG+,?<uK& 1wH6 hN, 台湾光电产业
1k^$:' KUq7O a! 光电产业为台湾当前重点发展的科技产业之一,就其表现也可反映在产值的快速成长上,就PIDA统计,2001年台湾光电产值达到4,042亿台币,相较于2000年3,344亿的总产值规模,成长达20.86%,不过相对于历年趋势幅度已经有减缓,在台湾投资环境仍未大幅好转之前,以及国际竞争环境趋于激烈的假设下,PIDA以保守的立场估计未来产值的成长幅度,且不排除未来产值成长有个位数字的可能性。
OnhR` eo@8?>}{X 就表3中,可看出台湾光电产业产值在六大类的分项产业中,以平面显示器1,877亿的产值,占整体比重高达46.44%为第一位。第二位则是光储存(31.79%)产值亦达1,285亿元。第三位则是光输出入产业(12.14%),第四位则是光电组件(5.66%),光通讯排名第五(3.03%),雷射及其它光电应用(0.94%)居末。
.C&kWM&j fUfd5W1" 表3 台湾光电产业产值统计
NFP h}D E0l&d
';!-a]N rA^=;?7Q 集中发展趋势明显
`.dwG3R kr@!j@j$ 在分项光电产业的表现上,光电组件产业产值为229亿元,成长率为4.64%。其中,发光组件如LED、LD在产值上成长趋于有限,主要是受到手机等应用市场不振,以及厂商抢单效应,而部分厂商转型及投入通讯发光组件的开发,过程上成效仍未发挥,产值成长较为有限,检光组件则在厂商投资效应发挥,特别是CMOS影像传感器产品在台湾晶圆代工厂产能支持,有较显著的表现,光学组件在台湾生产数字相机,以及光电相关应用产品的带动下,维持稳定成长。
+v'2s@e`
# FFcIOn 平面显示器在年度成长率高达40.86%,主要来自于大尺寸TFT-LCD面板厂陆续量产。不过,在台湾各厂陆续开出产能,以及PC景气仍处低谷的压力下,面板价格节节下滑,直至第三季间才藉由不敷成本的售价,打开LCD Monitor市场,不过也使得台湾仍在发展初期的厂商饱受流血输出的压力,所幸在厂商成本控制的成效陆续发挥,以及市场需求快速成长的带动下,带动价格回稳,虽然全年度获利状态不佳,但也可见较为乐观的未来。
8aC=k@YE V#|/\-@ 相对在通讯类与便携式信息产品产品皮若不振下,TN、STN面板的订单也呈现萎缩,为历年来较为罕见的情形。而投影机则是台湾厂商积极投入的领域,不过受限于高温多晶硅面板货源不易取得,厂商仍难突破瓶颈,年来厂商寻求包含LCOS、CGS、DLP等替代性组件已经见到若干成效,在应用产品方面,也有厂商投入于家用电视的开发。
>I<}:= oO`a {n- 在光输出入领域,虽然仍有491亿元的产值,成长率仅有-5.20%,主因在于传真机市场的萎缩,以及扫描仪过度竞争激烈,厂商推出经营等因素均不利于对产值成长,但厂商投入数字相机与开发多功能事务机(Multi-function Product, MFP)的努力,已经显现具体的成果。
23Dld+E& '9zKaL 光储存分项产业在2001年仍有12.76%的成长,产值为1,285亿台币,首度由位居台湾整体光电市场的比重第一位下降至第二。年度内较出色的为碟机类厂商,不仅在国际订单的流入,以及移转海外生产的生产优势带动下,不论是CD-ROM、CD-RW、DVD-ROM光驱,产量有相当的扩增。盘片部分则是仍在CD-R扩产过度膨胀下,市场供过于求情况仍然存在,在价格下滑侵蚀厂商经营的压力下,已经有若干厂商宣布退出市场,不过虽然有一度市场回稳,不过市场均衡型态并不稳定,加以权利金与倾销控诉等非经济因素的干扰下,盘片厂商表现仍为有限。
@'5*jXd ^Sj;~ 光通讯领域曾经受到国际投资热潮的带动,投资盛况曾经红极一时,但也随着热度的消减,投资家数与金额有相当程度的下降, 2001年产值达122亿台币,成长率17.76%。基本上此一情形反映出前期投资效应,特别是主动组件的生产对产值成长有相当贡献。不过由于台湾厂商偏重主动、被动组件的生产,相对上,次系统开发与系统整合能力,仍是台湾较为薄弱的一环。
O*bzp-6\ Ke3~o"IQ 至于台湾雷射及其它光电应用产业,生产方式偏重加工为主,雷射全像产量已经位居世界前三位之列,由于相关厂商数较为有限,故产值贡献较小,仍有稳定的成长。
~wF3$H.@;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