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械技术在工业、农业、医疗、军事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目前,微机械的加工方法有:由硅平面技术衍生的微蚀刻加工,由特种加工衍生的微细特种加工,由切削加工衍生的微细切削加工。 gZkjh{rQ
ynkPI6o
微型机电系统技术衍生于微电子技术,由于这种历史原因,硅微细加工在微机械制造中占据主要地位,硅微细加工具有批量制作、预组装及容易与微电子电路集成的技术特点,适合于微型传感器的制作,但成型结构形状有限,不利于微致动器的制作。 Th"0Cc)
MZ9{*y[z
可以进行微细加工的特种加工方法主要有电火花加工、电化学加工、超声加工、激光加工、离子束加工、电子束加工等。这些特种加工方法有的设备昂贵、对环境要求较高,有的加工速度偏低。对于加工三维实体结构的零件来说,单独使用特种加工方法并没有优势可言。 6k14xPj
dt -EY
可以用来进行微细加工的切削方法有:微细车削、微细铣削、微细钻削、微细磨削、微冲压等。 c;RB!`9"
u~
%xU~v
本文将介绍微机械制造中的切削加工方法及设备的研究进展情况。 *hugQh]a
Ekq&.qjYG"
1 微细车削 #s"|8#
,UOAGu<_gb
日本通产省工业技术院机械工程实验室(MEL)于1996年开发了世界上第一台微型化的机床——微型车床,长32、宽25mm、高30.5mm,重量为100g(图1 为该车床与硬币的比较);主轴电机额定功率1.5W,转速1000r/min。用该机床切削黄铜,沿进给方向的表面粗糙度值为Rz1.5µm,加工工件的圆度为2.5µm,最小外圆直径为60µm。切削试验中的功率消耗仅为普通车床的1/500。 47]?7GU,
~Ey)9phZK
[}p/pj=
图1 世界上第一台微型车床 X MkyX&y
i;+]Y
日本金泽大学的Zinan Lu和Takeshi Yoneyama研究了一套微细车削系统,由微细车床、控制单元、光学显微装置和监视器组成。机床长约200mm。在该系统中,采用了一套光学显微装置来观察切削状态,还配备了专用的工件装卸装置。图2为微细车床的结构原理图。主轴用两个微型滚动轴承支承。主轴沿Z方向进给,刀架固定不动,车刀与工件的接触位置是固定的,以便于用光学显微装置观察。因为工件的直径很小,车削时沿X-Y方向移动的幅度不大,所以令刀架沿X-Y移动。车刀的刀尖材料为金刚石。驱动主轴的微电机通过弹性联轴器与主轴联接。机床的主要性能参数如下:主轴功率0.5W;转速3000~15000r/min,连续变速;径向跳动1µm 以内;装夹工件直径0.3mm;X、Y、Z轴的进给分辨率为4nm。用0.3mm 的黄铜丝为毛坯,在这台机床上加工出了直径10µm 的外圆柱面,还加工出了直径120µm、螺距12.5µm 的丝杠。该机床的明显不足是切削速度低,因此得不到满意的表面质量,表面粗糙度值为Rz1µm 以下。 t?bc$,S"\(
0LQ|J(u
它的开发成功,证实了利用切削加工技术也能加工出微米尺度的零件。 }vzZWe
p~X=<JM
从以上两例可知,并非机床的尺寸越小,加工出的工件尺度就越小、精度就越高。微细车床的发展方向一方面是微型化和智能化,另一方面是提高系统的刚度和强度,以便于加工硬度比较大、强度比较高的材料。 (WoKrd.!
IvJ;9d
2 微细钻削 xw1@&QwM
[):&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