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王建宇院士:嫦娥睁眼落月,激光遥感技术功不可没!

    作者:佚名 来源:第一财经 时间:2019-01-04 09:30 阅读:1010 [投稿]
    在嫦娥四号探测器上有三大装备——激光测距敏感器、激光三维成像敏感器和红外成像光谱仪,并且帮助嫦娥四号顺利降落在月球背面。

    “美国人登陆月球是闭着眼睛下去的,我们则是睁着眼睛下去的。” 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形象地说。 

    北京时间 2019 年 1 月 3 日上午 10 点 26分,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在经过 26 天的等待之后,终于着陆在了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嫦娥四号还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这也意味着通过中继卫星,地球正式与月球背面建立了联系。 

    “美国人在探月方面最大的成就是成功建立起月球与地球之间激光通信。现在中国人是要建立起月球背面与地球之间的通信,这是人类首次。” 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王建宇院士在接受第一财经独家采访时表示。 

    在嫦娥四号探测器上有三大装备——激光测距敏感器、激光三维成像敏感器和红外成像光谱仪,并且帮助嫦娥四号顺利降落在月球背面。王建宇院士团队负责这三大设备的研制。 

    他还对记者透露,1月4日月球车将会打开,里面所安装的 “红外眼”——红外成像光谱仪就将开始两栖对拍以及后续的科学实验探测。 

     

    “自动驾驶”助力嫦娥安全落月 

    “从嫦娥三号在月球的虹湾实现软着陆开始,我们的探测器就是‘睁着眼睛下去的’。”王建宇院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依靠的是探测器上安装的激光遥感技术,这也是目前人类登月过程中使用的最为先进的技术设备。” 

    王建宇院士介绍,嫦娥四号探测器上包括激光测距敏感器、激光三维成像敏感器和红外成像光谱仪三大装备,就像一双双睁大的眼睛,望向月球,并且帮助嫦娥四号顺利降落在月球背面。 

    “激光测距敏感器和激光三维成像敏感器是落月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眼睛’,是确保探测器安全着陆最关键、最核心的技术装备。”王建宇院士向第一财经记者介绍道,“有了它们,探测器就能准确地知道自己每时每刻距离月球表面的距离,并且清楚地看到着陆区域的地形地貌,从而寻找到安全的着陆地点。” 

    据介绍,激光测距敏感器就像是一台高性能的“倒车雷达”,在嫦娥四号着陆器距离月面15千米高度时,激光测距敏感器开始工作,每秒向月面发射两次激光脉冲,通过测量月面回波脉冲信号与激光发射脉冲信号的时间间隔,获得嫦娥四号着陆器相对于月面的精确距离,测量精度在0.2米之内。 

    “在着陆器下降到距月面约8000米时,它的姿态发生调整,激光测距敏感器也将随之切换测距方向,直到完成平稳落月。”王建宇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嫦娥四号激光测距敏感器的激光光源、探测器、高压电源等核心元部件均为国产自研,并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集成化、轻量化程度。” 

    分享到:
    扫一扫,关注光行天下的微信订阅号!
    【温馨提示】本频道长期接受投稿,内容可以是:
    1.行业新闻、市场分析。 2.新品新技术(最新研发出来的产品技术介绍,包括产品性能参数、作用、应用领域及图片); 3.解决方案/专业论文(针对问题及需求,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执行方案); 4.技术文章、白皮书,光学软件运用技术(光电行业内技术文档);
    如果想要将你的内容出现在这里,欢迎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ervice@opticsky.cn
    文章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