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瑞识推出红外LED泛光源助力3D传感应用

    作者:佚名 来源:北国网(沈阳) 时间:2018-12-23 23:08 阅读:2055 [投稿]
    瑞识科技发布基于其独家专利的1.5次光学集成的封装技术,开发出了专门针对3D传感应用的FRay系列LED泛光源解决方案。

    在现行的方案中,泛光源均采用VCSEL+Diffuser的光源方案, VCSEL所发出的光经过光学扩散片(Optical Diffuser)后均匀分布在设计的角度范围之内,具有很好的补光效果. 但VCSEL芯片成本高,而且扩散片的成本也十分高昂,再加上芯片封装成本,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VCSEL方案的泛光源成本都不太可能降到应用端大量使用的预期值以下。

    业内认为,目前可用的降成本方法是使用红外LED代替VCSEL芯片。然而LED朗伯型的出光,需要经过光学透镜处理才能达到应用端的需求。使用普通一次光学透镜,光斑的均匀性完全无法达到算法端精确计算对照明均匀度的要求,此外,该方案也无法有效的收集和利用LED芯片侧面出光,一次透镜的LED产品在亮度方面也无法满足应用需求。如果采用二次光学透镜进行光束整形和匀光处理,封装尺寸又过大,亦无法满足消费类手机应用所需的小体积光源需求。

    针对行业痛点,瑞识科技独创“1.5次光学集成技术”,并基于此开发出了专门针对3D传感应用的FRay系列LED泛光源产品。如下图所示,普通红外LED光斑,均匀性比较差,中间光强高,侧面衰减比较大,在应用体现出来的效果是近距离,很小范围照射光强很强,但是往周边扩散光强衰减很快;在较远距离,整体亮度无法达到应用所需的亮度。而瑞识科技的LED泛光源,可以有效提升产品的光强分布的均匀度,通过多层光学界面配合处理LED近似朗伯型光源的光路,获得光强分布均匀的光斑,保证光源对目标物体的均匀补光,达到了类似VCSEL泛光源的效果。瑞识科技1.5次透镜技术在泛光源产品上的成功应用,使泛光源的成本获得有效的降低,为3D结构光方案的大规模普及提供了成本和技术方面的有力保障。


    图2:瑞识科技LED泛光源与常规LED泛光源,VCSEL泛光源光斑对比图

    分享到:
    扫一扫,关注光行天下的微信订阅号!
    【温馨提示】本频道长期接受投稿,内容可以是:
    1.行业新闻、市场分析。 2.新品新技术(最新研发出来的产品技术介绍,包括产品性能参数、作用、应用领域及图片); 3.解决方案/专业论文(针对问题及需求,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执行方案); 4.技术文章、白皮书,光学软件运用技术(光电行业内技术文档);
    如果想要将你的内容出现在这里,欢迎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ervice@opticsky.cn
    文章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