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激光雷达,谁先用?

    作者:佚名 来源:高工智能汽车 时间:2018-12-21 17:04 阅读:2194 [投稿]
    激光雷达,谁会先用?答案肯定是一线豪华品牌。

    激光雷达领域的先行者,Velodyne则是在去年宣布已经拿下了戴姆勒旗下梅赛德斯·奔驰的订单,奔驰北美研发中心已经决定使用Velodyne的VLP-32C Ultra Puck激光雷达产品作为其正在开发的自动驾驶汽车上的关键传感器。


    VLP-32C拥有32个通道, 200米的有效测量范围,双回波模式,每秒能够产生约120万个三维点云坐标, 360°水平视场和40°的垂直视场。ULTRA Puck在水平角度附近的密集通道分布,使其在更远的距离内得到更高的分辨率。

    另一家和戴姆勒有合作关系的激光雷达公司是Quanergy,尽管此前外界有诸多之一,但Quanergy一直否认与戴姆勒的关系存在问题,并且表示Quanergy是戴姆勒的提供激光雷达合作名单之一。

    2014年,Quanergy宣布与梅赛德斯-奔驰合作,2015年,两家公司展示了配备Quanergy激光雷达的梅赛德斯奔驰E350轿车。

    作为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无法绕过的核心传感器,激光雷达在过去几年一直处于风口浪尖,尤其是不同的技术路线、产品量产时间点、降成本路径等等成为企业之间竞争的核心要素。

    但从上述四家汽车制造商的激光雷达选择来看,还是选择了不同的技术路线,显然可以看出不同的路线性能优劣不一。

    目前,不同技术路线的激光雷达都在寻求分辨率、视场角和有效测距范围的提升。对于高速应用(L3级自动驾驶落地场景之一),系统必须能够在距离为300米的距离内检测具有10%反射率的物体,并区分大小为30厘米的物体。

    截止目前,根据高工智能产业研究院(GGAI)报告称,全球有超过50家激光雷达初创公司参与市场角逐。受益于技术提升及产能提升,2025年全球车用激光雷达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百亿美元。

    按照整车装配2-4个激光雷达(前后探测距离)测算,对应整车成本为800-1600元。以2025年前装市场20%渗透率估算,届时国内激光雷达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50亿元。

    到2025年,车用激光雷达以固态FLASH和MEMS混合固态技术路线为主流;汽车主机厂及传统Tier1巨头将加快收购、战略投资等方式来主导主流激光雷达市场。

    分享到:
    扫一扫,关注光行天下的微信订阅号!
    【温馨提示】本频道长期接受投稿,内容可以是:
    1.行业新闻、市场分析。 2.新品新技术(最新研发出来的产品技术介绍,包括产品性能参数、作用、应用领域及图片); 3.解决方案/专业论文(针对问题及需求,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执行方案); 4.技术文章、白皮书,光学软件运用技术(光电行业内技术文档);
    如果想要将你的内容出现在这里,欢迎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ervice@opticsky.cn
    文章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