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学家许琪的高效人生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协和医学院“协和学者”特聘教授许琪就接连获得了两项荣誉,入围“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获得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项。
“我想不出来世界上有哪个职业比科学家更自由了!”许琪说,首先,是时间上的自由,科研工作者可以自行安排自己的时间来工作,当然,科研工作者由于内心驱动力的驱使,可能在睡觉的时候也会在思考问题;其次,是空间上的自由,除涉及安全、保密和经济利益的课题外,没有人会要求你一定要在某地,你可以到世界任何一个地点完成自己的工作;第三是选择自己事业方向的自由,很多职业多数时间里都做简单重复的工作,但是科学家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去研究,也不会有人给你下死命令一定要在某个时间节点前拿出成果;第四是精神的自由,做科研可以远离很多纷争,做一个简单的人,一个心灵自由的人。 另外,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而在世间万种选择中,“科学家”这一角色可能是最易于达到这一需要的了,当你完成一个课题的时候,不仅是满足了自己的兴趣,同时可能会给你带来为国家、为人民作出贡献的自豪感,如果是重要的成果甚至会推动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这都可以被称作罕见的“超自我实现”的体验了。 当她这样解释科研工作的优势之后,很多学生就会被许琪吸引到科学研究的阵营之中。加之许琪后续持续帮助年轻人塑造自信、快乐的“科研观”,学生和助手们的工作效率自然不会令人失望。 高效亲子互动 许琪除了是一名科学家、导师,还有一个身份是母亲。尽管她自己不觉得工作非常繁忙,但她还是经常打趣说:“别人都是给自己养闺女,我是给党和国家养了一个闺女。” 事实上许琪分配给家庭和孩子的时间是比较有限的。“陪伴对于孩子来说当然很重要,但是我觉得陪伴前面应该加一个词:有效。” 许琪在教育孩子方面也十分高效。 喜欢迎难而上的许琪不仅总是在科研上勇攀高峰,在生活中也是时时充满冒险精神,她喜欢深潜、滑雪、徒步等带有冒险意味的运动。她的微信头像是女儿十分亲昵地与一只小老虎嬉闹。 许琪的女儿刚上小学二年级,她特别善于利用这些兴奋刺激的活动在有限的时间内制造出令女儿印象深刻的记忆,同时也塑造她坚强乐观的性格,比如带着女儿去亚洲最大的热带雨林里徒步10个小时;寒冬里在东北整日泡在雪场里滑雪;烈日下一起去爬山。 除了必要的亲子活动,许琪还特别注意日常和女儿的相处,尤其是不在学习成绩上给女儿施压。 在周围人眼里,许琪和她女儿都是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而许琪从不把获得知识和分数高低关联起来。她相信,孩子对万事万物都充满好奇心。这是驱动他们获得知识的最好动力,如果他们一直保持这种好奇心,一定能够不断进步,“作为家长和老师,应该要保护住他们的好奇心,不要用成绩去束缚他们”。 |

1.行业新闻、市场分析。 2.新品新技术(最新研发出来的产品技术介绍,包括产品性能参数、作用、应用领域及图片); 3.解决方案/专业论文(针对问题及需求,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执行方案); 4.技术文章、白皮书,光学软件运用技术(光电行业内技术文档);
如果想要将你的内容出现在这里,欢迎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ervice@opticsk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