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上卫星激光通信领域世界之巅
习近平总书记在哈尔滨考察调研,来到哈尔滨科技创新创业大厦展厅参观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时,马晶、谭立英夫妇都在现场,共同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人员语重心长的话语。
日前,记者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的办公室里见到博士生导师谭立英教授时,她刚从北京的试验基地“飞”回来,倦容写在脸上。 一年前的5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尔滨考察调研,来到哈尔滨科技创新创业大厦展厅参观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时,马晶、谭立英夫妇都在现场,共同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人员语重心长的话语。他们因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的科研成果“星地激光链路系统技术”,让习近平总书记记住了这对夫妻科学家。 正是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为他们的科研人生完成了一次助力加速,同时,也阔步迈出了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新征程。 ![]() 马晶、谭立英夫妇。 本报记者苏强摄 再创新高,建起天地双向信息高速公路 习近平总书记的鼓励,化作了拼搏的动力。2017年4月12日,载有谭立英教授团队制造的激光通信终端的卫星发射入轨,8月27日达到每秒5G的速度。从距离近4万公里的轨道上实现星对地、地对星,精度远高于针尖对麦芒的两束光相互牢牢锁定。三束信标光、三束信号光、一束接收光,七个光轴同轴度要达到微弧度量级,排除大气、温度以及风等影响因素,光束始终精确对准并实现通信!8月16日,如此高难度的任务实现“零误码”完成后,谭立英教授已是热泪奔流,她知道,这一成功,标志着我国在卫星激光通信这一航天战略尖端领域站在了世界之巅。 这是一个巨大的突破,意味着我们建立了一条上通天下对地的双向信息高速公路,使我国的信息技术实现了万里眼、顺风耳。谭立英介绍,从2012年立项、2013年批复,2016年10月把产品交付卫星单位,到2017年发射成功,历时近5年。“这个科研历程是非常耗心血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决定成败的关键。”谭立英说,因为项目要求的精度特别高,所以每一步、每一环都需要特别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对待,甚至是一条线接得是否准确,螺孔转得是否合理,转的力度大小、螺丝拧得松紧都可能影响到这个系统的成败。 |

1.行业新闻、市场分析。 2.新品新技术(最新研发出来的产品技术介绍,包括产品性能参数、作用、应用领域及图片); 3.解决方案/专业论文(针对问题及需求,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执行方案); 4.技术文章、白皮书,光学软件运用技术(光电行业内技术文档);
如果想要将你的内容出现在这里,欢迎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ervice@opticsk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