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人物故事:毛遂自荐的“海归” 专注光学的“工兵”

    作者:佚名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17-06-26 10:44 阅读:1620 [投稿]
    李学龙回国以后,在国家工程任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国家杰青,获得陈嘉庚青年科学奖、何梁何利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这是目前仅有的一台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全海深高清相机。”李学龙的同事吴国俊激动地说。中科院三亚深海所所长丁抗对新发明也很兴奋:“这是水下视频拍摄史的突破,也是水下科考史的突破。”

    “谁先揭开海洋的神秘面纱,谁就将在未来的竞争中赢得主动。”李学龙说,“我们要想从海洋大国变为海洋强国,必须具备先进的海洋观测和探测技术,这是海洋光学技术发展的机遇与使命。”他和他的同事就是要不断打破水对光的束缚和限制,寻找“海洋光明之目”,为海洋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支撑。

    给数十万元年薪,却只拿和同事同等的工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毕业后的李学龙,26岁时受聘英国大学正式教职,不到30岁就获得了英国伦敦大学的终身教职。就在事业蒸蒸日上之时,李学龙选择了回国。

    2009年,他“两眼一抹黑”找到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毛遂自荐。与所长交谈十几分钟后,李学龙决定要在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做事。“人生的意义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价值,国内有更好的发展舞台。”他说,“十年磨一剑,剑成出鞘之后肯定是希望用在最需要的、最能解决问题的地方,有机会为自己的国家做一些实际的事情,我感觉特别欣慰。”

    刚回来时,所里给他定了数十万元的年薪,他却坚持只拿和其他研究员们同等的工资。他把精力更多地放在国家工程、数据来源和团队建设等工作上。

    研究所的工作紧张而忙碌。几个通宵不睡觉,连续几天待在实验室不回家是常事。办公室的沙发就是李学龙的临时床铺,有时一觉醒来发现手里还抱着电脑。由于工作繁忙,李学龙很少能回老家过年。回来8年多,他的头发已半白。面对亲友的关心,他笑笑说:“这样看上去成熟,也更像个科学工作者。”

    国际上,他连续获得光学和光学工程相关领域内的4个学术荣誉:美国光学学会会士、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士、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

    今年5月27日,李学龙获得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即便如此,他常提醒团队成员必须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他总把自己比作“工兵”,时刻警醒自己脚踏实地奋斗。“抬头看天,低头走路”是李学龙一向信奉的准则:既要“抬头看天”,紧跟学术前沿不断创新;又要“低头走路”,脚踏实地做好科研的每一个环节。

    分享到:
    扫一扫,关注光行天下的微信订阅号!
    【温馨提示】本频道长期接受投稿,内容可以是:
    1.行业新闻、市场分析。 2.新品新技术(最新研发出来的产品技术介绍,包括产品性能参数、作用、应用领域及图片); 3.解决方案/专业论文(针对问题及需求,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执行方案); 4.技术文章、白皮书,光学软件运用技术(光电行业内技术文档);
    如果想要将你的内容出现在这里,欢迎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ervice@opticsky.cn
    文章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