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量子光学专家吴令安的追光之路

    作者:佚名 来源:科技日报 时间:2014-06-26 11:15 阅读:2096 [投稿]
    吴令安,现研究方向为量子光学。现任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物理快报》副主编、英国物理学会北京代表处顾问等职。1980年开始从事激光、非线性光学和量子光学实验及理论研究。

    1979年,邓 小平和方毅副总理访问美国,吴令安担任方毅专职翻译,当时方毅是中科院院长而吴令安是他的英语口语老师。有一次院长办公室吴兴主任曾暗示她:方毅院长考虑需要外事秘书。但她仍向往做真正的科研而拒绝了,她回答说:“不需要,你的外语就足够好了。”

    1981年,已满37岁的吴令安到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进修,重回课堂学习物理。

    专研:开辟基于光纠缠态的量子光学新途径

    1986年,在美国读博期间,她和导师Jeff Kimble一起首次用光参量谐振腔实现光挤压态(压缩态),压缩率高达4.3dB。

    吴令安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依然十分激动,“我们决定星期六做最后一次尝试,寻找挤压真空态。周末干扰少,一切较稳定。星期天凌晨3点,突然间频谱仪上缓慢出现了一条看似正弦波的曲线,幅度变得越来越大,然后慢慢地消失”。

    她明白:那就是挤压态的信号!导师也非常高兴,连忙重复实验,记录数据,到早上5点再回去睡觉,下午补充数据,打印透明片。

    这次实验创下63%压缩率的世界纪录,开辟了以非线性晶体研究量子光学的新途径。

    此后,吴令安继续在量子光学领域奋斗。

    在获得博士学位后再次回国的吴令安,生活、事业都比较艰难。当时她在实验室的北屋工作,窗户没有密封,风呱呱地吹进灰尘,她每天一到实验室就是打扫卫生,她回忆道:“当时没有超净室,环境太脏,在这样的条件下做挤压态的实验太困难了。”

    但让吴令安高兴的是,她后来找到了花钱少又有思想的量子保密通信实验,和清华大学本科生邵进一起完成,最终实现了国内第一个自由空间量子密钥分发演示实验,1995年发表在《量子光学》的创刊号上。

    在八十年代,她和同事研制的法拉第光隔离器已由物科公司生产。吴令安当时在美国需要这种光隔离器,在自己买了材料后进行组装,转为生产。她说:“我总希望能做点和应用结合的研究,能看到所做的科研对社会、对人类有用的结果。”

    回忆:敢于挑战老师

    在美国,吴令安喜欢和导师辩论。僵持不下时导师会说:“我们打赌,打一瓶啤酒,谁输了就请喝一瓶啤酒!”这样和老师打赌的经历有过三次,输了两次,赢了一次。

    吴令安至今回忆起来还是满满的幸福,“有一次,我已经看出来是我不对,但他说:‘不行不行,你是错的,你还不请我喝一瓶啤酒?’”

    她现在还与这位导师保持着友谊。今年5月,Kimble邀请她去美国开会,并参加他的65周岁生日庆典。

    “他是一个很严厉的老师,我也不知道他为什么收留我那么大年纪的研究生,可能是我喜欢和他对着干。”吴老师笑道。

    吴令安对中学物理老师印象非常深刻,反而觉得这位老师太“糟糕”了。“有一次,我们星期五下午是电学实验课,做了一半,没有信号,什么都测不到。”忽然老师说:“哎呀我想起来了,我那天把保险丝给拔掉了。”所以当时实验中根本一点电都没有。

    分享到:
    扫一扫,关注光行天下的微信订阅号!
    【温馨提示】本频道长期接受投稿,内容可以是:
    1.行业新闻、市场分析。 2.新品新技术(最新研发出来的产品技术介绍,包括产品性能参数、作用、应用领域及图片); 3.解决方案/专业论文(针对问题及需求,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执行方案); 4.技术文章、白皮书,光学软件运用技术(光电行业内技术文档);
    如果想要将你的内容出现在这里,欢迎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ervice@opticsky.cn
    文章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