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2022-02-08 21:28研究人员实现纳米结构材料负折射,向创建光子电路迈出重要一步 [科技动态]
         负折射对纳米光子学的未来至关重要,纳米光子学旨在理解和操纵光在尽可能小尺度上与材料或固体结构相互作用时的行为。
    2022-02-08 12:22悉尼大学研究人员开发新型光子雷达系统 可捕捉厘米级图像 [科技动态]
         悉尼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的雷达,可以测量小到几厘米的物体。这项新技术利用光子系统产生更高的带宽信号,使雷达能够更精确地探测更小的物体,甚至可以用来监测医院的病人生命体征。
    2022-02-08 12:08宁波材料所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中取得系列进展 [科技动态]
         为促进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葛子义与副研究员刘畅等人通过界面工程和新型二维材料设计等手段,大幅提升了钙钛矿光伏器件效率和稳定性。
    2022-02-07 20:48上海光机所在脉冲压缩光栅激光损伤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科技动态]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薄膜光学实验室系统研究了影响大口径脉冲压缩光栅在应用中面临的小概率缺陷损伤问题,厘清了诱导脉冲压缩光栅纳秒激光损伤的关键瓶颈因素及机理。
    2022-01-30 22:28上交大金贤敏团队创单片芯片集成全同量子光源阵列最大规模 [科技动态]
         上海交通大学金贤敏团队在实验上实现了单片集成128个全同量子光源的阵列芯片,这是目前有报道技术中能实现的最大规模的全同可扩展量子光源阵列。
    2022-01-28 13:30上海光机所在多色光单次衍射成像方面取得新进展 [科技动态]
         基于古希腊梯子光子筛的色散等效操作,利用闪耀光栅实现了多色光纤束的无透镜衍射成像。
    2022-01-27 17:05上海光机所冷坩埚玻璃固化项目取得阶段性突破 [科技动态]
         上海光机所高功率激光单元技术实验室承担的高放废液冷坩埚玻璃固化项目新体系玻璃配方研究取得阶段性突破,通过了动力堆源项铁磷酸盐玻璃固化配方在φ350冷坩埚上连续运行100h的实验验证。
    2022-01-21 22:39浙大“飞秒激光”研究成果登上《科学》
         浙江大学科研团队“飞秒激光”研究成果于当天登上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据悉,该成果应用方向是三维、四维甚至更多维度的光储存,将为新一代显示和存储技术提供新的方向。
    2022-01-21 12:53以全息技术为“钥” 打开立体彩色显示器“大门” [科技动态]
         上海理工大学光子芯片研究院顾敏院士团队联合浙江大学邱建荣教授团队和之江实验室谭德志博士团队在纳米材料全息显示取得重大突破,通过在无色透明的玻璃内部实现带隙可控的三维(3D)半导体量子结构,推开了新型立体彩色显示器的“大门”。
    2022-01-20 16:36合肥工大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自适应液体透镜
         中国合肥工业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的自适应液体透镜,当施加电压时可改变其焦距。
    2022-01-20 11:30上海光机所在中红外超强超短脉冲非线性自压缩方面取得新进展 [科技动态]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中红外超强超短脉冲非线性自压缩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团队提出了利用多薄片级联与非线性自压缩相结合的方法,产生了周期量级中红外超强超短脉冲。
    2022-01-18 21:23“光子回收”效应可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 [科技动态]
         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与首尔国立大学和高丽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展示了光子回收和光散射效应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作用,为高效太阳能转换提供了新途径。
    2022-01-13 23:04“隐形斗篷”或成现实 厦门大学发现二维天然材料可用于隐身设计 [科技动态]
         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陈焕阳课题组联合Qiaoliang Bao教授在研究中发现,利用一种常见的二维天然材料三氧化钼(α-MoO₃)可取代昂贵且难以生产的超材料制造隐身器件。
    2022-01-13 15:40武汉光谷激光科技园项目正式开工
         中建二局承建的武汉光谷激光科技园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占地面积115亩,共分两期建设,地上共规划8栋建筑,包括办公楼和科研楼。
    2022-01-12 16:19上海科技大学课题组开发出中红外超混沌激光源
         上海科技大学课题组通过对带间级联激光器施加合适的外部控制条件,成功开发出中红外宽带超混沌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