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2019-11-25 12:31瑞士研究人员开发多摄像头光学触觉传感器 [科技动态]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ETH)的研究人员最近开发了一种多摄像头光学触觉传感器,可以收集施加于传感器表面的接触力分布信息。
    2019-11-25 10:57上海光机所在零维钙钛矿的光物理特性以及微纳激光性能研究中获进展 [科技动态]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与重庆大学合作,在零维钙钛矿Cs4PbBr6微纳激光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2019-11-22 10:33可操控微颗粒的新型光镊技术 [科技动态]
         利用这种新型技术,原子、分子甚至活细胞都可以用光束操纵。在维也纳工业大学,这种革新的“光镊”技术被开发出来。
    2019-11-20 20:26超低相噪全固态光学频率梳及连续激光频率的精确锁定研究获进展 [科技动态]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光物理实验室L07组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低相噪高稳定光学频率梳技术及频率锁定的研究。
    2019-11-20 08:57可提高生物传感器灵敏度的量子光学技术 [科技动态]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量子光可以用来实时跟踪酶的反应。这项工作将量子物理学和生物学结合在一起,朝着开发用于生物医学应用的量子传感器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019-11-19 11:13研究人员制造出鞋盒大小的太赫兹射线设备 [科技动态]
         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和美国陆军的研究人员已经制造出了一种紧凑的设备,它的大小类似于鞋盒的大小,可以在室温下工作,以产生太赫兹激光,其频率可以在很宽的范围内进行调谐。
    2019-11-18 17:46新型紧凑太赫兹激光器可在室温下工作 [科技动态]
         美国科学家研制出一款紧凑型、在室温下工作、能广泛调谐的太赫兹激光器,是迄今性能最优异的太赫兹激光器,首次让太赫兹激光器可广泛应用于科技领域,有望在高带宽通信、超高分辨率成像、射电天文学等领域“大显身手”。
    2019-11-18 08:50新纳米开关让光子在芯片间“跑得更快” 可用于量子计算机 [科技动态]
         美国和瑞士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光学开关,让光能在20亿分之一秒内在芯片间移动,这一速度远超其他类似设备。
    2019-11-15 11:09中国研究团队在二维材料异质结构光电器件研究中取得进展 [科技动态]
         提出了一种将二维材料异质结与契型金属微腔结合的新型光伏单元设计方案。该方案在极大增强二维异质光伏单元光吸收的同时,有效降低自发辐射立体角以及自发辐射立体角和太阳光立体角的比值,从而降低光子吸收和再辐射导致的损耗。
    2019-11-14 16:37迄今最强超短激光脉冲振荡器问世 [科技动态]
         瑞士科学家近日展示了一款亚皮秒薄盘激光振荡器,平均输出功率达到创纪录的350瓦,成为超短激光脉冲振荡器的新“标杆”,也为实现更强大的激光器奠定了基础。
    2019-11-12 10:06利用光学技术在纳米尺度上组装新材料 [科技动态]
         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方法,可以使纳米级的可重复制造成为可能。研究小组采用了一种在生物学中广泛应用的光技术,即光阱或光镊,以在富含碳的有机溶剂的无水液体环境中工作,从而实现了新的潜在应用。
    2019-11-11 17:31上海光机所在探索光学记忆效应的本质及其应用方面取得进展 [科技动态]
         上海光机所量子光学重点实验室与加州理工学院教授汪立宏合作,揭示了光学记忆效应本质就是空间平移不变性,从微观过程描述了不同散射成分对记忆效应的贡献。
    2019-11-07 22:00以向日葵为灵感的材料随光而动 [科技动态]
         《自然-纳米技术》Artificial phototropism for omnidirectional tracking and harvesting of light报道的一种材料可以完美地和光束方向保持一致。该材料呈圆柱体形状,能够随着光束而动——就像向日葵随太阳转动一样。
    2019-11-07 10:19我国科研人员在傅里叶单像素成像研究中取得进展 [科技动态]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时东锋等科研人员提出了稀疏傅里叶单像素成像方法,该方法在降低采样数量的同时,能够维持图像质量不发生大的退化。
    2019-11-06 16:09理化所发表第一性原理探索新型非线性光学晶体综述文章 [科技动态]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人工晶体中心林哲帅课题组发表综述文章,系统总结了其在深紫外及中红外波段非线性光学晶体领域所作的原创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