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2021-01-06 09:50衍射光学元件的建模与设计 [技术培训]
         使用快速物理光学仿真软件VirtualLab Fusion进行虚拟仿真实验,我们会向大家意义阐释不同应用中衍射光学元件的设计与仿真流程。参与者在此课程中逐渐建立对于衍射光学元件,如光栅、微纳结构、光束整形器等,的建模与设计能力。
    2021-01-05 20:15南京天光所完成“光纤阵列太阳光学望远镜”核心器件“积分视场单元”端面抛光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大口径光学技术研究室承制的FASOT-IFU端面抛光项目通过出所验收。
    2021-01-04 12:00高保真长距离传送为量子互联网铺平道路 [科技动态]
         未来的量子互联网将比人们正在使用的互联网更快、更安全--现在这样的网络可能离现实更近了一步。科学家们已经利用量子传送来远距离发送信息,而且保真度比以前更高。
    2021-01-04 09:04生物化学家利用光线打开和关闭DNA功能 [科技动态]
         来自明斯特大学的生物化学家开发了一种新的策略,其利用光来控制DNA的生物功能。这一突破使得研究人员能更好地理解和控制细胞内发生的不同过程。
    2021-01-03 21:40现代光学理论体系概述及工业应用 [技术培训]
         本课程使用基础光学的教育案例,以直观的形式对光的基本特性进行展示,并引申为现代光学的实际应用。与会人员可在这门课程中发现一个新的光学世界,不再是数学公式的堆砌,理论的空谈,也不是死板的仪器操作,而是虚拟实验的直观展示。
    2021-01-03 12:482020中国光学领域十大社会影响力事件发布
         现由《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与科学网联合发布:“2020 中国光学领域十大社会影响力事件(Light10)”入围榜单。
    2021-01-03 12:38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长春研究所成立
         12月30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长春研究所成立。
    2021-01-03 12:352020年度中国光学十大新闻公布
         基于光学新媒体数据评选“中国光学十大新闻”已持续4年,是全体光学人的“年终总结”,也是每年同期盘点活动所关注的焦点。今年,中国激光杂志社照例评选出2020年在光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新闻,这些事件将在2020年或若干年后在光学领域、乃至全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2021-01-02 23:25世界上最短波长的垂直腔面表面发射激光器得到验证 [科技动态]
         来自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和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的研究人员一起,为大家展示了一种世界山最短波长的垂直腔表面发射激光器(VCSEL)。这一发现为将来的应用铺平了道路。
    2020-12-30 20:05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项目通过验收
         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项目法人单位为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共建单位为上海科技大学。项目由国家发改委和上海市共同支持,被纳入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打造世界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的首批重大项目,也是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平台之一。
    2020-12-30 09:52ZEMAX软件在取样光栅对设计中的应用 [ZEMAX,OpticStudio]
         运用Zemax光学设计软件采用分步优化的方法设计了具有消像差功能的光栅对结构,此方法比采用Matlab语言编程计算的方法消像差更快捷、更灵活,同时可以验证程序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2020-12-28 23:31我国科研团队在单个生物大分子太赫兹超分辨成像研究中取得进展 [科技动态]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共同攻关,在单个生物大分子的太赫兹超分辨光谱成像研究中取得进展。
    2020-12-28 10:41通过压力改善光纤玻璃材料的性能 [科技动态]
         宾州州立大学和日本旭硝子玻璃公司的研究人员提出,如果在高压下生产,用于这些光缆的硅玻璃的信号损耗会更小。
    2020-12-27 21:22我国首次在自由空间信道实现测量设备无关的量子密钥分发 [科技动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及其同事彭承志、张强等与清华大学王向斌,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尤立星等人合作,首次在国际上实现了基于远距离自由空间信道的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MDI-QKD)实验。
    2020-12-24 10:02利用新型光纤改进光纤陀螺仪 [科技动态]
         为了提高谐振式光纤陀螺的性能,研究人员采用了一种新型的空心光纤,即无节点反 共振光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