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集成光学目前的研究进展如何?

    作者:光行天下整理 来源:DeepSeek 时间:2025-09-08 12:56 阅读:45 [投稿]
    集成光学近年来发展迅速,它在努力让光电子器件变得更小、更高效、更强大,试图在各种芯片上用光子代替电子进行信息处理与传输。

    集成光学近年来发展迅速,它在努力让光电子器件变得更小、更高效、更强大,试图在各种芯片上用光子代替电子进行信息处理与传输。本文结合最新的研究进展,从几个关键方面介绍一下:

    一、核心器件性能提升

    集成光学的核心是高性能光源、调制器、探测器等基础元件的微型化和集成化。

    更先进的光源:浙江大学团队成功研制了全球首个电驱动钙钛矿激光器。这种激光器不仅功耗低(激光阈值比最好的电驱动有机激光器低一个数量级),稳定性好,还能实现36.2兆赫兹的带宽快速调制,为集成光子芯片和可穿戴设备提供了理想的相干光源。耶鲁大学团队则另辟蹊径,通过将 法布里-珀罗(FP)微腔 与光子集成电路集成,创造了超低相位噪声性能新纪录的集成激光器,极大提升了精密计量、量子计算等应用的频率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光迅科技也开发了 “集成式波长可调谐混沌半导体激光器” ,通过单片集成简化工艺,能输出稳定的可调谐混沌激光。

    更高效的调制与转换:哈佛大学和北京大学的研究团队利用薄膜铌酸锂平台,构建了一种新型电光数字-模拟链路(EO-DiAL)。它无需外部数字-模拟转换器(DAC),就能直接将数字电子信号转换为模拟光信号,转换速率高达186 Gb/s,且能效非常突出。

    二、系统级集成与新材料平台

    单一器件性能提升后,如何将它们高密度、低损耗地集成到同一芯片上是关键挑战。

    异质集成技术:Synopsys子公司OpenLight在A轮融资中获得了3400万美元,其核心技术是基于磷化铟(InP)和硅光子学的异构集成工艺设计套件(PDK)。这套PDK提供了包括集成激光器、调制器、放大器、探测器在内的丰富组件库,使得在单一芯片上集成更多功能成为可能,并通过了Tower Semiconductor的验证,具备量产能力。该技术旨在满足AI数据中心网络对高速、高能效数据传输的迫切需求。

    新材料探索:钙钛矿作为一种新兴的半导体激光材料,其电驱动激光器的成功研制展示了它在集成光子学领域的潜力。

    三、前沿应用领域拓展

    随着器件和集成技术的进步,集成光学的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拓宽和深化。

    量子信息处理:加拿大Xanadu团队在《Nature》发表成果,利用定制化多层氮化硅(SiN)晶圆平台,开发出超低损耗集成光子芯片,首次实现了光学GKP(Gottesman-Kitaev-Preskill)量子比特的集成化生成。这是构建未来规模化光子量子计算机的重要技术基础。

    高性能传感与成像:中国科大刘骏秋团队与合作者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可见光矢量光谱分析仪。它能对可见光波段(518–541nm及766–795 nm)的集成光学器件进行高精度、宽带宽(频率分辨率达161kHz)、矢量化的光谱测量,为芯片级光学原子钟的实现提供了关键支撑,并有望推动高精度频率计量技术在导航、测绘等领域的应用。

    AR/VR与真三维显示:在近眼显示领域,研究团队结合纳米压印技术制备的大面积超构透镜阵列(Metalens) 和新型实时渲染算法,构建了可用于增强现实(AR)的集成成像(II)近眼3D显示原型。这种技术能提供真实的运动视差和单眼聚焦线索,有效缓解视觉疲劳,有望为未来VR/AR带来更逼真的视觉体验。

    超构表面多功能集成:复旦大学周磊教授团队基于相干波干涉原理,利用超构表面(Metasurface)开发了一种新型光学集成器件平台。通过连续改变入射光的偏振态,单个超构表面器件就能实现多种甚至理论上无穷多种不同的光场调制功能,为集成光子学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四、集成光学部分研究进展概览

    下面用一个表格帮你快速了解集成光学在一些重点方向上的研究进展:

    研究方向关键技术/器件主要优势/性能指标应用领域
    光源技术电驱动钙钛矿激光器阈值低(92A/cm2)、稳定性好、调制速率36.2MHz集成光子芯片、可穿戴设备
    基于FP微腔的低噪声集成激光器相位噪声低(10kHz偏移频率下达-97dBc/Hz)、频率稳定性高量子计算、精密计量、通信传感
    波长可调谐混沌半导体激光器输出稳定、可调谐、工艺简单保密通信、传感
    调制与转换技术薄膜铌酸锂电光数字-模拟链路(EO-DiAL)速率186Gb/s、能效0.058pJ/b光子计算加速器、射频光纤链路
    集成平台与工艺磷化铟/硅光子异质集成PDK (OpenLight)提供集成激光器、调制器等组件库、支持量产AI数据中心、电信、汽车传感、量子计算
    量子信息氮化硅光芯片生成GKP量子比特制备GKP|1>态,Wigner函数具3×3负值网格容错量子计算
    精密测量与传感可见光矢量光谱分析仪带宽518–541nm及766–795 nm、分辨率161kHz芯片级光学原子钟、光谱分析
     AR/VR与显示纳米压印超构透镜阵列Meta-II近眼显示提供真三维显示、缓解视觉疲劳增强现实/虚拟现实
    超构表面与光场调控基于相干波干涉的多功能超构表面单器件实现多种功能复用集成光子学、光场调控

    五、总结与展望

    总体来看,集成光学目前的研究呈现出几个鲜明特点:从单一器件创新向系统级集成迈进;新材料(如钙钛矿、薄膜铌酸锂)和新原理(如相干波干涉、异质集成)不断涌现;与量子计算、人工智能、AR/VR等前沿领域的结合越来越紧密。

    未来的发展可能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继续提升器件的性能指标,如降低损耗、提高效率、扩大带宽、缩小尺寸等。

    2.发展更先进、更经济的集成工艺和封装技术,以实现更大规模、更复杂的功能集成。

    3.探索更多样的材料体系和异质集成方案,取长补短。

    4.开拓新的应用场景,并解决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工程问题。

    希望以上信息能帮助你了解集成光学的最新进展。如果你对某个特定方向或应用更感兴趣,我们可以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分享到:
    扫一扫,关注光行天下的微信订阅号!
    【温馨提示】本频道长期接受投稿,内容可以是:
    1.行业新闻、市场分析。 2.新品新技术(最新研发出来的产品技术介绍,包括产品性能参数、作用、应用领域及图片); 3.解决方案/专业论文(针对问题及需求,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执行方案); 4.技术文章、白皮书,光学软件运用技术(光电行业内技术文档);
    如果想要将你的内容出现在这里,欢迎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ervice@opticsky.cn
    文章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