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3644阅读
    • 3回复

    [求助]求教一些概念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optic511
     
    发帖
    4
    光币
    13
    光券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07-06-05
    光子效应光电效应是怎样的?其区别是什么? q(hBqUW  
    光子和光电子的区别是什么? *14:^neoI  
    光电导效应中,光辐射照射到外加电压的半导体,符合一定条件后光子激发出新的载流子,为什么电子是到了导带,而不是溢出导体表面?是不是外加电压的作用?所谓导带,价带,禁带在一个半导体中是怎样的?(最好有结构图) T3"'`Sd9;  
    万望赐教,不胜感激。急需解答,谢谢谢!!!
     
    分享到
    在线cyqdesign
    发帖
    28238
    光币
    92909
    光券
    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7-06-05
    就找到了这些,其它的,欢迎大家帮忙补充! c?}G;$  
    yqL"YD  
    光电效应 .oT'(6#  
    (1)概述 rKFnivGT  
    S^==$TT  
    金属表面在光辐照作用下发射电子的效应,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做光电子。光波长小于某一临界值时方能发射电子,即极限频率和极限波长。临界值取决于金属材料,而发射电子的能量取决于光的波长而与光强度无关,这一点无法用光的波动性解释。还有一点与光的波动性相矛盾,即光电效应的瞬时性,按波动性理论,如果入射光较弱,照射的时间要长一些,金属中的电子才能积累住足够的能量,飞出金属表面。可是实是,只要光的频率高与金属的极限频率,光的亮度无论强弱,光子的产生都几乎是瞬时的,不超过十的负九次方。正确的解释是光必定是由与波长有关的严格规定的能量单位(即光子或光量子)所组成。这种解释为爱因斯坦所提出。光电效应由德国物理学家赫兹于1887年发现,对发展量子理论起了根本性在光的照射下,使物体中的电子脱出的现象叫做光电效应(Photoelectric effect)。 光电效应分为光电子发射、光电导效应和光生伏打效应。前一种现象发生在物体表面,又称外光电效应。后两种现象发生在物体内部,称为内光电效应。 }S?"mg& V  
    &IzNoB  
    UA2KY}pz5  
    qq<T~^  
    (2)说明 JR15y3 F  
    V.qH&FJ=l  
    ①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FBB<1({A  
    t1J3'lS  
    a.阴极(发射光电子的金属材料)发射的光电子数和照射发光强度成正比。 WG\ _eRj  
    ZS(%!+M  
    b.光电子脱出物体时的初速度和照射光的频率有关而和发光强度无关。这就是说,光电子的初动能只和照射光的频率有关而和发光强度无关。 iDl#foXa`  
    /VufL+q1  
    c.仅当照射物体的光频率不小于某个确定值时,物体才能发出光电子,这个频率蛳叫做极限频率(或叫做截止频率),相应的波长λ。叫做红限波长。不同物质的极限频率”。和相应的红限波长λ。是不同的。 hi/d%lNZ  
    Z}\,rex  
    几种金属材料的红限波长 YG:^gi  
    DbFe;3  
    金 属 铯 钠 锌 银 铂 I%Yq86  
    oe|;>0yf  
    红限波长(埃) 6520 5400 3720 2600 1960 N"G\ H<n  
    JA9NTu(  
    d.从实验知道,产生光电流的过程非常快,一般不超过lOe-9秒;停止用光照射,光电流也就立即停止。这表明,光电效应是瞬时的。 -qaO$M^Q  
    4;AQ12<[1  
    ②解释光电效应的爱因斯坦方程: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当光子照射到物体上时,它的能量可以被物体中的某个电子全部吸收。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hυ后,能量增加,不需要积累能量的过程。如果电子吸收的能量hυ足够大,能够克服脱离原子所需要的能量(即电离能量)I和脱离物体表面时的逸出功(或叫做功函数)W,那末电子就可以离开物体表面脱逸出来,成为光电子,这就是光电效应。 M/9[P* VE  
    H? Q--pG8  
    爱因斯坦方程是 x7<l*WQ  
    fjy\Q  
    hυ=(1/2)mv2+I+W W'"?5} (  
    3%GsTq2o  
    式中(1/2)mv2是脱出物体的光电子的初动能。 7 L ,`7k|  
    %k['<BYG<  
    金属内部有大量的自由电子,这是金属的特征,因而对于金属来说,I项可以略去,爱因斯坦方程成为 [f  lK  
    gzSm=6Qw0  
    hυ=(1/2)mv2+W s[h;9 I1w  
    8J$1N*J|  
    假如hυ<W,电子就不能脱出金属的表面。对于一定的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最小光频率(极限频率) υ0。由 Te?PYV-  
    - ry  
    hυ0=W确定。相应的红限波长为 λ0=C/υ0=hc/W。 SSE,G!@  
    U; <{P  
    发光强度增加使照射到物体上的光子的数量增加,因而发射的光电子数和照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07IH/Di{  
    F}meKc?a  
    ③利用光电效应可制造光电倍增管。光电倍增管能将一次次闪光转换成一个个放大了的电脉冲,然后送到电子线路去,记录下来。 {v=[~H>bt  
    算式 I{U|'a  
    在以爱因斯坦方式量化分析光电效应时使用以下算式: G9QvIXRi  
    0]'  2i  
    光子能量 = 移出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 + 被发射的电子的动能 piIz ff  
    -#/DK   
    代数形式: $E^sA|KcT  
    P{`fav  
    其中 iWr #H  
    L?0IUGY  
    h是普朗克常数, Ph.RWy")  
    f是入射光子的频率, G"u4]!$/  
    是功函数,从原子键结中移出一个电子所需的最小能量, t!J>853  
    是被射出的电子的最大动能, g5Io=e@s  
    f0是光电效应发生的阀值频率, 0k?]~ f  
    m是被发射电子的静止质量, t4:/qy  
    vm是被发射电子的速度, m zoH$@  
    注:如果光子的能量(hf)不大于功函数(φ),就不会有电子射出。功函数有时又以W标记。 !XI9evJw  
    fQ!W)>mi  
    这个算式与观察不符时(即没有射出电子或电子动能小于预期),可能是因为系统没有完全的效率,某些能量变成热能或辐射而失去了。
    光行天下网站、公众号广告投放、企业宣传稿件发布,请联系QQ:9652202,微信号:cyqdesign
    在线cyqdesign
    发帖
    28238
    光币
    92909
    光券
    0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7-06-05
    光子photon B]gyj  
    MuzQ z.C  
        电磁辐射的量子,传递电磁相互作用的规范粒子,记为γ。其静质量为零,不带荷电,其能量为普朗克常量和电磁辐射频率的乘积,ε=hv,在真空中以光速c运行,其自旋为1,是玻色子。早在1900年,M.普朗克解释黑体辐射能量分布时作出量子假设,物质振子与辐射之间的能量交换是不连续的,一份一份的,每一份的能量为hv;1905年A.爱因斯坦进一步提出光波本身就不是连续的而具有粒子性,爱因斯坦称之为光量子;1923年A.H.康普顿成功地用光量子概念解释了X光被物质散射时波长变化的康普顿效应,从而光量子概念被广泛接受和应用,1926年正式命名为光子。量子电动力学确立后,确认光子是传递电磁相互作用的媒介粒子。带电粒子通过发射或吸收光子而相互作用,正反带电粒子对可湮没转化为光子,它们也可以在电磁场中产生。 /.A"HGAk  
        光子是光线中携带能量的粒子。一个光子能量的多少与波长相关, 波长越短, 能量越高。当一个光子被分子吸收时,就有一个电子获得足够的能量从而从内轨道跃迁到外轨道,具有电子跃迁的分子就从基态变成了激发态。 
    光行天下网站、公众号广告投放、企业宣传稿件发布,请联系QQ:9652202,微信号:cyqdesign
    离线optic511
    发帖
    4
    光币
    13
    光券
    0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7-06-05
    嗯嗯,看后又明白了一片,呵呵,谢谢站长了。谁还有更好的资料啊,或是自己的总结也行,望不惜赐教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