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以全息技术为“钥” 打开立体彩色显示器“大门”

    作者:李卉云、江华 来源:上海理工大学 时间:2022-01-21 12:53 阅读:1944 [投稿]
    上海理工大学光子芯片研究院顾敏院士团队联合浙江大学邱建荣教授团队和之江实验室谭德志博士团队在纳米材料全息显示取得重大突破,通过在无色透明的玻璃内部实现带隙可控的三维(3D)半导体量子结构,推开了新型立体彩色显示器的“大门”。

    “试验成功的第一个图像是‘USST’”

    显示屏上每一个像素点的发光效率、光照在每种纳米组合上呈现的颜色……对新型立体彩色显示器的研究在一次次尝试中展开,过程虽然枯燥,但方心远依然融进了属于理工男的浪漫。“我们试验成功的第一个图像是‘USST’,也就是上海理工大学的英文缩写,我和学校属于是‘双向奔赴’。”

    加盟上理工顾敏院士团队后,方心远专攻光全息领域,已经接连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自然》子刊上发表高水平科研成果,2020年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他清楚地记得自己入职的日子——2019年10月28日。“来上理工之前,我其实是个‘待业青年’,也没有特别好的文章,选择全职加入顾老师团队后,学校和团队给予了很大支持。我希望在未来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帮助上理工创造更多的‘第一次’。”

    事实上,全息技术自丹尼斯·盖博发明以来,除了用于显示技术领域,全息在存储、加密、成像、光学计算等领域均产生了重要影响,上海理工大学光子芯片研究院团队的“野心”也并不止步于全息显示领域。顾敏院士谈道:“这次成果可以说是利用三维全息技术点亮了立体彩色显示的未来,后续我们希望围绕全息技术与人工智能的交叉应用,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取得更多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试验成功的第一个图像——USST


    论文原理图

    分享到:
    扫一扫,关注光行天下的微信订阅号!
    【温馨提示】本频道长期接受投稿,内容可以是:
    1.行业新闻、市场分析。 2.新品新技术(最新研发出来的产品技术介绍,包括产品性能参数、作用、应用领域及图片); 3.解决方案/专业论文(针对问题及需求,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执行方案); 4.技术文章、白皮书,光学软件运用技术(光电行业内技术文档);
    如果想要将你的内容出现在这里,欢迎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ervice@opticsky.cn
    文章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