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听长理王文生教授讲“光学之路”

    作者:贾惠淇 来源:长春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时间:2019-09-30 10:36 阅读:3200 [投稿]
    王文生,国家重点学科“光学工程”现代光学设计和现代光学测试方向学科带头人,国家精品课程、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应用光学”负责人。

    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

    1970年,毕业后的王文生留校任教。随着光学研究的深入,他愈发地渴求更多知识和指导。

    1973年,王文生到原北京工业学院参加“兵工部光学设计与测试进修班”,结合实际发生的应用问题和场景进行研究。也正是在这里,他萌发了出国深造的念头。

    “我初高中学的都是俄语,英语很少接触。有时候去看英文文献,非常吃力。”然而,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根本没有现在这么成熟的英语学习环境。他只有一本同学从北京寄过来的英汉词典,以及自己省吃俭用买晶体管拼出来的收音机。幸运的是,学校当时为教师特设了英语小班,培养教师们的国际化视野。靠着小班老师的精心讲解,王文生的英语水平突飞猛进。1983—1984年,学校提名他先后参加了“兵工部出国英语培训班”“教育部出国德语培训班”,并在考核通过后,顺利前往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深造,从事三维全息干涉测试技术研究和CCD—微机系统自动测试技术研究。

    回顾这段峥嵘岁月,王文生十分感慨:“我非常幸运,面对众多专业高手,英语是我的一大长项。要是没有学校的小班培养和提名推荐,我根本没有机会掌握英语;没有英语水平的提高,我也没有机会去国外深造……是母校成就了我。”正是因为这次宝贵的留德经历,让王文生得以见识和掌握全球范围内前沿的光学成果,回国后承担重任,在“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期间负责原总装备部、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等科研项目11项,斩获丰硕成果。

    做专业和教学领域的领跑者

    1992年,王文生独立编著的第一本书——《干涉测试技术》出版,荣获了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优秀教材奖。在当时编撰教材且获奖的人中,他是最年轻的一位。“那会儿写书不像现在,没有计算机,要用稿纸一格一格地写,图纸也反复勾勒和修改。”过程很辛苦,但他甘之如饴。1994年,再次与人合著《光学测量》,荣获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优秀教材二等奖;独立编著的《干涉测试技术》获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优秀教材奖等。 


    除了国家级项目,他每学期都坚持给学生上课。他的“应用光学”课程不仅是国家级精品课、双语教学示范课,还在2013年入选了“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是少有的“三合一”优秀课程。顶着“国字号”的光环,王文生却从来没有松懈。“这是国家对我们课程的极大肯定,但绝不是发展的终点。”结合互联网技术发展,他和课程组成员刘冬梅、陈宇、刘智颖引入了“慕课教学——翻转课堂”的形式,延伸知识点,用外部资源倒逼课堂内容不断迭代升级,精益求精。

    “国外的试验条件、教学方法和国内不一样,但并不一定就适合我们。”在王文生看来,数学、物理、外语等基础学科是决胜未来的基石,也是培养一名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所必需的基本素质。纵使岁月变迁,他始终坚信:“任何一门课程,其建设的根本目的都是育人,朝这个方向努力,就不会走偏。”这是他作为教师的使命,也是他在母校的44年里,心中那永恒不变的指北星。 

    分享到:
    扫一扫,关注光行天下的微信订阅号!
    【温馨提示】本频道长期接受投稿,内容可以是:
    1.行业新闻、市场分析。 2.新品新技术(最新研发出来的产品技术介绍,包括产品性能参数、作用、应用领域及图片); 3.解决方案/专业论文(针对问题及需求,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执行方案); 4.技术文章、白皮书,光学软件运用技术(光电行业内技术文档);
    如果想要将你的内容出现在这里,欢迎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ervice@opticsky.cn
    文章点评

    mam07:我国光机事业的摇篮~(2019-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