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薄如纸片的玻璃这样造

    作者:吴长锋 来源:科技日报 时间:2018-06-08 09:10 阅读:3479 [投稿]
    蚌埠中显0.12毫米超薄电子触控玻璃成功下线,继0.15毫米之后,又一次创造了浮法技术工业化生产最薄玻璃的世界纪录。

    为了做出0.12毫米的超薄玻璃, 蚌埠玻璃设计研究院的攻关团队并没有将原有0.15毫米钠钙玻璃优化做薄,而是转而研发更柔韧、更有市场前景的中铝超薄玻璃。

    “这样一来,只能将之前的数据和参数推倒重来。”姜园涛说道,为了精确把握铝金属的添加剂量,团队用了3个多月的时间,分两次把铝金属的添加含量逐步提升。由于在熔制过程中,越薄的玻璃散热越快,这就需要在熔制生产线上,布置几十个点电加热的区,控制每个熔制区域的温度。

    “这是非常难的。在整个成型过程中需要各区域点玻璃反映的特性参数,然后再逐步对各区域点加电来控制温度。”姜园涛表示,整个过程的熔化工艺、成型工艺、切割工艺、检验包装和装备技术,都需要像这样的连续攻关,在突破1000多项技术瓶颈后,世界最薄的0.12毫米浮法玻璃终于在科研人员手中诞生。

    中国超薄玻璃制造从追赶到领跑

    世界最薄0.12毫米超薄触控玻璃、1.5毫米超薄高透光伏玻璃、国内首片0.2毫米超薄TFT液晶玻璃……

    蚌埠玻璃设计研究院攻克并解决了微波纹和翘曲控制等诸多难题,彻底改变国内触控显示所需0.5毫米及以下超薄玻璃依赖进口的局面。并打通了完整产业链,形成了完整自主知识产权。

    如今,蚌埠玻璃设计研究院先后建成了20余条超薄信息玻璃生产线,产品已在国内20余家主流面板企业批量应用,为下游产业降低成本约860亿元,保障了国家电子信息显示产业的安全。

    “原来,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玻璃和设备都需要进口,现在这两项都可以由我们来提供。”彭寿表示,正是因为中国技术的突破和创新,超薄玻璃的国际市场价格降低了三分之二。我国近年来引进的显示面板生产线有上百条,以前全部要从美国、日本进口超薄玻璃基板进行加工,如果进口途径被卡死,我们的上百条生产线就有全部瘫痪的危险。

    “不过我们现在不怕,因为我们不光超薄玻璃技术国际领先,制造能力国际领先,而且生产成本、单位能耗均低于国际同类产品,有很强的竞争力。”李志铭兴奋地告诉记者,蚌埠玻璃设计研究院已经做出了信息显示玻璃、盖板玻璃、触控玻璃和TFT玻璃,未来还将围绕硅材料做显示玻璃产业链的延伸,以推动中国玻璃行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化能力由跟跑、并跑向领跑跨越。

    “作为国家‘十三五’重要专项之一,蚌埠玻璃设计研究院正在牵头高世代线的玻璃基板技术和装备的研发,预计在2018年底和2019年初将会产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8.5代TFT玻璃基板,这将彻底打破国外垄断。”彭寿表示,目前他们已经开始着手研发0.1毫米超薄玻璃。

    分享到:
    扫一扫,关注光行天下的微信订阅号!
    【温馨提示】本频道长期接受投稿,内容可以是:
    1.行业新闻、市场分析。 2.新品新技术(最新研发出来的产品技术介绍,包括产品性能参数、作用、应用领域及图片); 3.解决方案/专业论文(针对问题及需求,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执行方案); 4.技术文章、白皮书,光学软件运用技术(光电行业内技术文档);
    如果想要将你的内容出现在这里,欢迎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ervice@opticsky.cn
    文章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