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传统通信技术无法满足飞机上网需求 卫星激光通信该出手了

    作者:刘浩辰 来源:投稿 时间:2018-01-18 16:39 阅读:1676 [投稿]
    激光通信优点明显,其通信速率高、信息容量大,轻易就能达到10-40Gbps的速率。再由于光源功耗小、转换效率高、收、发天线就会做的很小,所以在设备的体积、重量、功耗上都容易控制成本。

    激光通信优点明显,其通信速率高、信息容量大,轻易就能达到10-40Gbps的速率。再由于光源功耗小、转换效率高、收、发天线就会做的很小,所以在设备的体积、重量、功耗上都容易控制成本。根据国际电联的定义,空间激光通信链路无需审批,可直接使用,不存在频谱规管难题。随着航空业需求日益增大,特别是前舱飞行数据的海量化趋势,超高容量的激光链路将发挥出巨大价值。

    在国际上,像LaserFleet这种定位的公司不止一家,发展速度都非常快。在德国宇航中心的支持下,一家叫Mynaric的公司,不光获得了一些技术订单,还于2017年10月,在法兰克福交易所实现上市。美国技术企业Laser light也在计划发射激光星座,为洲际骨干通信提供服务,以取代建设成本巨大、灵活性差的海底光缆。

    民航客机的互联化、智能化将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据Oliver Wyman预计,到2026年,飞机每年产生的数据量将达到9800万TB。在今天,最新型的飞机,每飞行一次将产生5-8TB的数据。这些大数据可以对燃油消耗、机组操作进行优化;可以对零部件更换进行预测;可以在起飞前改变航线,避免风暴,降低延误;可以通过系统自动处理常规驾驶任务辅助飞行员;可以通过更精准的调度来填补飞行员短缺。

    航空业正处于数字科学革命的前沿。但是,狭窄的传统链路远远无法完成海量数据的实时传输。所以,卫星激光通信,将在未来成为互联飞行真正的变革者。

    分享到:
    扫一扫,关注光行天下的微信订阅号!
    【温馨提示】本频道长期接受投稿,内容可以是:
    1.行业新闻、市场分析。 2.新品新技术(最新研发出来的产品技术介绍,包括产品性能参数、作用、应用领域及图片); 3.解决方案/专业论文(针对问题及需求,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执行方案); 4.技术文章、白皮书,光学软件运用技术(光电行业内技术文档);
    如果想要将你的内容出现在这里,欢迎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ervice@opticsky.cn
    文章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