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造“发电玻璃” 能把建筑物变发电站
薄膜弱光发电玻璃产品是在普通玻璃上镀上碲化镉光电材料,让普通玻璃从绝缘体变成可导电的导体,进而变成可发电的建筑材料,实现了玻璃与材料的有机结合。
成都中建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新厂房面积3万平方米,生产线总长560米,日常生产仅需要50余位工人,自动化率非常高,“操作系统采用中英文双语,将来我们还可以做设备出口。”工厂生产线上使用的核心工艺是气化镀膜:玻璃进入真空腔体后,处于高温环境的高速运动状态,让4微米厚的碲化镉晶体连续在玻璃上“生长”。它还是一种绿色可回收可发电的多功能建筑材料,可替代砖头、幕墙等建材,为大规模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 生产基地的外墙都装上了发电玻璃 据测算,厂房3面装上发电玻璃 一年可发电200多万度 随着产品不断下线,公司正用发电玻璃“武装”厂房。记者在现场看到,公司的不少厂房已经装上了黑玻璃,从外面看,与普通的玻璃幕墙只有颜色的区别,但背后电线牵出的盒子,却能为厂房供电。据测算,一旦厂房3面装上发电玻璃,一年可发电200多万度,这意味着生产线白班一半的用电量能实现自给自足。就连电瓶车、电动汽车充电桩电源都可以来自“发电玻璃”,厂区内采用“发电玻璃”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应用随处可见。 比起普通的发电材料,“发电玻璃”的耐久性更胜一筹,设计寿命达30年,通过发电,前6年可收回成本,这为光伏发电并网的推进甚至为精准扶贫打开了想象空间。 “我国现有建筑400亿平方米,如果用‘发电玻璃’改造10%,就相当于建设3个三峡电站,且解决了传统玻璃幕墙的光污染问题。”该负责人认为,随着订单“井喷”,他们正无限接近梦想。 怀抱着打造中国“第一太阳能”的梦想,“中建材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团队”致力于碲化镉薄膜太阳能发电玻璃的研发和产业化。团队坚持产学研结合集成创新,是业内唯一整合玻璃、碲化镉材料、镀膜工艺和设备全产业链的中国企业。 |

1.行业新闻、市场分析。 2.新品新技术(最新研发出来的产品技术介绍,包括产品性能参数、作用、应用领域及图片); 3.解决方案/专业论文(针对问题及需求,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执行方案); 4.技术文章、白皮书,光学软件运用技术(光电行业内技术文档);
如果想要将你的内容出现在这里,欢迎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ervice@opticsky.cn
文章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