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乔学光:做学生的“光学引路人”

    作者:张行勇、陈彬 来源:中国科学报 时间:2017-09-26 14:22 阅读:1265 [投稿]
    在课堂上,乔学光主要给研究生讲授光电子学、光纤通信与传感、非线性光学等课程。在教学中,他给自己提出了一个“四度”的要求,即精通教学内容,将课程讲深讲透(有深度)...

    让学生对科研感兴趣

    “研究生阶段锻炼的是一个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以后的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在硕士、博士的培养中,乔学光非常注重对研究生思维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倡导学生进行“民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培养独立思考的学术态度和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郭团是乔学光教过的第一届研究生。如今,他已经是暨南大学教授。在研讨会召开的前一天,郭团刚刚参加完国家优秀青年基金的答辩,就飞过来给学弟、学妹们作学术报告。“为使我们学生对科研感兴趣,乔老师从光学课程学习、科研选题、文献阅读、设备使用、论文写作等各个方面逐步指导、答疑解惑,他被学生称为‘光学引路人’。”郭团说。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历经20个春夏秋冬,寒来暑往,乔学光带领他的一届届学生与团队同仁,从无任何光纤传感研究基础做起,到今天取得的累累硕果:近年来,课题组先后承担了国家“863”计划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教育部、陕西省、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等科研项目20余项,成功研发出60余种传感器及配套宽带光源及信号解调仪。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科研论文2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3项。

    科学研究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乔学光培养的许多学生毕业后在各自求学或工作中,秉承师志,在老师科研的基础上苦心钻研,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以郭团为例,目前,他已经入选了广东省首批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获得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80余篇,撰写SCI特邀综述论文5篇、论文总他引1500余次。

    寻找教书育人“新课题”

    在工作中,团队精神和互助意识是乔学光始终坚持倡导的珍贵品质。

    “我们是一个团队,我也只是团队中的一员。”目前,以乔学光为学术带头人的项目课题组已经汇集了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教师,以及十多名在读博士和硕士生。他们共同成就了一个“团结的集体,充满凝聚力的集体,奋发上进的集体”,同时也是一个硕果累累的集体。

    “我发现往往研究能力突出的学生都有很强的想象力,他能把看似不相关的事情关联起来,获得新思路和解决方案。至于为什么他们会有这么强的想象力,我还没有搞明白。”乔学光笑着说,“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也许是所有老师都应该研究的课题。”

    在几十年的从教生涯中,乔学光曾面对过很多课题,他也因为破解了其中的一些课题而先后获陕西省优秀教师、陕西省先进工作者、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等诸多称号。在担任行政领导时,他又面对着一批新的课题,在将它们一一攻克后,西北大学的整体科研实力和人才培养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如今,重回教师本行的乔学光,又在为自己寻找新的课题。因为在这条教书育人的道路上,他乐此不疲。

    分享到:
    扫一扫,关注光行天下的微信订阅号!
    【温馨提示】本频道长期接受投稿,内容可以是:
    1.行业新闻、市场分析。 2.新品新技术(最新研发出来的产品技术介绍,包括产品性能参数、作用、应用领域及图片); 3.解决方案/专业论文(针对问题及需求,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执行方案); 4.技术文章、白皮书,光学软件运用技术(光电行业内技术文档);
    如果想要将你的内容出现在这里,欢迎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ervice@opticsky.cn
    文章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