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我国激光陀螺诞生记:46年就干了这一件事!

    作者:佚名 来源:解放日报 时间:2017-05-08 11:36 阅读:945 [投稿]
    丁金星干的这件事,可不简单。它是有着自主导航系统“CPU”之誉的“激光陀螺”,能使飞机、舰船、火箭、导弹等运动载体不依赖外部导航信息,实现精确定位、精确控制和精确打击。

    凭着一股子钻劲,丁金星在无任何资料可供借鉴的情况下,没日没夜地干了起来。研制需要真空设备,他们没钱买,丁金星从仓库里翻出旧真空泵,修一修做成了替代品;高压电源的半导体管买不着,他就用电磁管的汞蒸气蒸馏管和从旧设备上拆下的变压器,做出了相关设备;实验用的增益管,跑了许多玻璃厂都拿不到满足要求的产品,丁金星与韩书忠一起自己动手做,大热天围着火炉一根接一根地加工,直到做出满足工艺要求的标准增益管。

    一个院校的科研人员,成天不是修理废旧器材,就是自己加工生产各种设备,切割、加工、修理、组装、实验,什么都得亲自动手干。丁金星的爱人心疼地说:“你哪像个技术干部,简直就是干粗活的修理工!”他笑着回答:“当兵的,哪有那么娇气!”

    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底有多难。用手工打磨一个激光环形器上的小孔,需要半个多月;解决激光陀螺电极密封难题,丁金星连续四天三夜呆在实验室,调配方、换配比,反复实验;为解决铟封技术难题,徘徊了1年多才找到解决方法;激光器检测要求在封闭、洁净的环境中进行,丁金星和同事们光着脊背,穿着裤衩在密不透风的大“焖罐”里,一鼓作气干到底,常常通宵达旦……

    汗水在无声中流淌,时针在寂静中跳跃。经过几十年的艰难跋涉,以高伯龙、丁金星为代表的创新团队,先后在设备研制、增透膜镀制、高精度抛光、极低损耗镀膜、装配总成等理论与工艺方面,实现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

    1994年11月8日,我国第一台激光陀螺工程化样机在国防科技大学诞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4个独立掌握激光陀螺研制技术的国家。

    此后,丁金星和团队又打响了把成果转化为战斗力的第二场战役,这一干又是20多年。

    着眼武器装备发展需求,丁金星和团队像“陀螺”一样高速运转,研制生产的激光陀螺有效满足了我军武器装备发展需求。后来,激光陀螺生产通过军民融合式发展,建立多条生产线,形成多种型号批量生产能力。此时,已经退休的丁金星本可以安享晚年,但他依然奋战在装备科研生产一线。

    科技词典中说:激光具有亮度高、方向性好等特点。这,也正是丁金星军旅人生的真实写照。

    分享到:
    扫一扫,关注光行天下的微信订阅号!
    【温馨提示】本频道长期接受投稿,内容可以是:
    1.行业新闻、市场分析。 2.新品新技术(最新研发出来的产品技术介绍,包括产品性能参数、作用、应用领域及图片); 3.解决方案/专业论文(针对问题及需求,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执行方案); 4.技术文章、白皮书,光学软件运用技术(光电行业内技术文档);
    如果想要将你的内容出现在这里,欢迎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ervice@opticsky.cn
    文章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