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中国刻制出感知色彩的最强“眼睛”

    作者:屈婷、孟含琪、董瑞丰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16-11-12 22:44 阅读:1277 [投稿]
    由长春光机所刻制出的高精度中阶梯光栅,它是当前世界上已知精度最高、面积最大的光栅。

    这样一块中阶梯光栅有多强?唐玉国以常见的“彩虹七色”红橙黄绿青蓝紫举例,“一个最有经验的油漆工最多可以辨别出1000多种色彩的微妙变化,而中阶梯光栅在理论上能够分辨出约四亿两千种,是人眼的几十万倍。”


    由长春光机所研制的大型高精度光栅刻划机,该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

    用手磨出的“精密机械之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电子显微镜下放大十万倍去观察中阶梯光栅,会发现它的截面是由一个个形状一致、间距相等的阶梯状直角三角形组成,表面就如同平铺的楼梯。

    正是这种特殊的阶梯结构,让中阶梯光栅有了超高的光谱分辨能力。而一刀一刀刻划出如此繁复、精确结构的,是一台几乎所有关键部件都冲击世界极限水平的母机——“大型高精度衍射光栅刻划机”。

    有多极限?长春光机所光栅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巴音贺希格说,刻槽用的金刚石刀在约20公里的行程范围内,要保证刻槽间距误差小于头发丝粗细的一千分之一,背后是上千个元件、部件“妙到毫巅”的配合。

    由于部件加工装调、运行保障的精度要求极高,光栅刻划机也被誉为“精密机械之王”。在2009年启动之初,首要的研制难题就是刻划系统“三大件”——丝杠、蜗轮、导轨。由于现有机床技术远远达不到精度要求,长春光机所的研究团队采用了不可思议的传统“手磨加工”。

    中国第一台光栅刻划机研制的参与人之一,80岁高龄的专家张泰亲自上阵,带领一群由博士、硕士组成的科研团队不分昼夜地研磨、加工和监测,用近1年加工出丝杠,又用了六个月加工出蜗轮、八个月加工出导轨。

    “有一次,我们去外面交流。一握手,别人都说,你们的手不像科学家,倒像工人。”巴音贺希格笑着回忆道。

    分享到:
    扫一扫,关注光行天下的微信订阅号!
    【温馨提示】本频道长期接受投稿,内容可以是:
    1.行业新闻、市场分析。 2.新品新技术(最新研发出来的产品技术介绍,包括产品性能参数、作用、应用领域及图片); 3.解决方案/专业论文(针对问题及需求,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执行方案); 4.技术文章、白皮书,光学软件运用技术(光电行业内技术文档);
    如果想要将你的内容出现在这里,欢迎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ervice@opticsky.cn
    文章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