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刘文清:搞科研总是先苦后甜!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科学报》 时间:2016-11-07 16:59 阅读:1172 [投稿]
    在北京举行的何梁何利基金2016年度颁奖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刘文清凭借在资源环保技术领域作出的贡献,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差分吸收光谱法被批准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方法,于2013年7月开始实施,刘文清高兴地说:“且不说这是一个多么大的市场,看到自己心血成果能为国家环保‘站岗放哨’,我们能不感到由衷的喜悦吗?”

    目前,由刘文清领衔,开展汽车尾气道边快速监测系统研究,设备已在30多个城市应用200多套,而且除美国,只有我国拥有该监测技术。

    “舍不得孩子就套不住狼”

    刘文清领导的团队,争取国家“863”资源环境领域重大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任务,研发的“城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关键技术及集成设备研制”“基于激光技术的大气污染光学监测技术及产业化”等,不仅获得42项发明专利授权,还形成系列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并实现了产业化,系统集成了大气污染立体监测技术并进行应用示范,开拓了我国环境光学监测技术新领域。

    刘文清有一句口头禅,是“舍不得孩子就套不住狼”。他还说:“要做成一件人们往往认为做不成的难事,就得有前瞻性的眼光,舍得进行必要的投资。”

    早年刘文清刚参加工作,夏日董铺岛蚊蝇滋生,他买了一双长靴套住腿躲在蚊帐里学英语,几册《新概念》书本背得滚瓜烂熟,他的脚丫都快被捂烂。“砖头”录音机可分期付款购置,他每月工资50多元,逐月从工资里扣10元,要前后扣三年,他还是咬紧牙买下,用它每天练口语。

    “不是我要刻意追赶‘新潮’,而是科研手段必须跟上。”回顾当年的悬梁刺股,刘文清说,“现在我们的科研布局,也必须‘舍得孩子’才能套住‘狼’。”

    正是得益于刘文清的战略眼光,捕捉2007年“好运北京”、2008年北京奥运、2010年上海世博、2012年广州亚运等重大活动的难逢机遇,安徽光机所不负众望,得以大显身手。

    依托安徽光机所的“国家环境保护环境光学监测技术重点实验室”,经过4年的组建,并在2011年通过环保部组织的验收。

    虽然研究成果“空气质量和污染源环境光学监测技术系统与应用”“大气环境综合立体监测技术研发、系统应用及设备产业化”和“大气细颗粒物在线监测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已分别荣获2007年、2011年和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为改变我国长期以来环境自动在线监测设备依赖国外的局面起到了带动作用,但刘文清带领的团队丝毫没有松懈斗志。

    刘文清未雨绸缪,早在“十一五”期间就带领安徽光机所运作,开展与雾霾监测的相关仪器研发,进入到国家环境监测设备的规划之中。从2014年开始,许多地方环保部门采购的细粒子监测设备,很多是安光所早期研发的成果,通过技术转移和转化由企业生产的先进设备。

    “国家环境光学发展寄托重任,我们需要做好的事情还很多。”刘文清说这话时两眼炯炯有神。

    分享到:
    扫一扫,关注光行天下的微信订阅号!
    【温馨提示】本频道长期接受投稿,内容可以是:
    1.行业新闻、市场分析。 2.新品新技术(最新研发出来的产品技术介绍,包括产品性能参数、作用、应用领域及图片); 3.解决方案/专业论文(针对问题及需求,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执行方案); 4.技术文章、白皮书,光学软件运用技术(光电行业内技术文档);
    如果想要将你的内容出现在这里,欢迎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ervice@opticsky.cn
    文章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