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传奇人物:王大珩用“光”改变中国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时间:2014-11-24 10:41 阅读:1986 [投稿]
    王大珩,江苏吴县人,著名光学专家; 中国近代光学工程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杰出的战略科学家、教育家。

    王大珩江苏吴县人。著名光学专家中国近代光学工程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杰出的战略科学家、教育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8~1948年在英国学习获得硕士学位在应用光学及光学玻璃科学研究工作中有重要成就。回国后为国防现代化研制各种大型光学观测设备为中国的仪器仪表事业及计量科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20世纪50年代创办了中国科学院仪器馆以后发展成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任所长领导该所历时30余年。早期与龚祖同一起研制中国第一埚光学玻璃并领导研制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第一台激光器使该所成为国际知名的从事应用光学和光学工程的研究发展基地。1986年和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联名提出发展高技术的建议(“863”计划)。还与王淦昌联名倡议促成了激光核聚变重大装备的建设。提倡并组织学部委员主动为国家重大科技问题进行专题咨询1992年与五位学部委员倡议并促成中国工程院的成立。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51年王大珩接受中国科学院聘请筹建科学仪器研制机构。经他在东北地区调研并提出建议1952年中国科学院决定在长春成立中国科学院仪器馆。1957年仪器馆改名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仪器研究所1960年又与机械研究所合并称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长春光机所)他先后被任命为馆长、所长。该所在他的领导下逐步在国内建立起现代光学仪器的各种技术学科基础为国家培养并输送了大批光学科技骨干。现在国内知名的光学专家有许多都在长春光机所工作过;国内几个光学专业研究所都与长春光机所有渊源关系;国内有不少光学工厂的前期产品都来自该所的科研成果。因此长春光机所被赞誉为“中国光学的摇篮”。

    1958年长春光机所以研制高精光学仪器和光学玻璃的“八大件一个汤”而闻名全国科技界。“八大件”是指1秒精度大地测量经纬仪、1微米精度万能工具显微镜、大型石英摄谱仪、中型电子显微镜、中子晶体谱仪、地形测量用多倍航摄投影仪、光电测距仪和高温金相显微镜“一个汤”是指融化态光学玻璃。这是王大珩创办仪器馆以来所花心血的结晶。这些成果打破了人们当时对精密仪器制造的神秘观念对推动中国仪器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特别是他在长春光机所内注重学科的建设培养了一批富有朝气的青年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队伍奠定了中国光学科研的基础也孕育了1961年中国第一台激光器在这里诞生。

    为国防光学工程做出了贡献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王大珩和他领导的长春光机所转向以国防光学技术及工程研究为主先后在红外和微光夜视、核爆与靶场光测设备、高空和空间侦察摄影等诸多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在中国第一次核爆炸试验中指导改装了普通高速摄影机用于火球发光动态观测;他为建立国防光学工程的学科基础最早在国内领导开展大气光学和目标光学特性研究;他在太阳模拟器和空间侦察相机的研制中提出了先进的技术方案。特别是靶场光测设备他领导了以后多种型号的研制工作。

    1980年5月中国发射远程运载火箭试验中在王大珩领导下长春光机所等研制的激光、红外、电视、电影经纬仪及船体变形测量系统两项光学工程出色地完成了火箭再入段的跟踪测量任务独立解决了当时世界远洋航天测量的稳定跟踪、定位、标校和抗干扰等技术难题。王大珩在测量船的光学测量布局以及船体摇摆和挠曲变形补偿与实时修正等方面均有重要创造。他对测量船上的观测设备在总体布局上提出的一体化建议被采纳因此保证了满意的观测效果。

    分享到:
    扫一扫,关注光行天下的微信订阅号!
    【温馨提示】本频道长期接受投稿,内容可以是:
    1.行业新闻、市场分析。 2.新品新技术(最新研发出来的产品技术介绍,包括产品性能参数、作用、应用领域及图片); 3.解决方案/专业论文(针对问题及需求,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执行方案); 4.技术文章、白皮书,光学软件运用技术(光电行业内技术文档);
    如果想要将你的内容出现在这里,欢迎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ervice@opticsky.cn
    文章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