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菲涅尔奖简介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3-12-27 13:37 阅读:1086 [投稿]
    欧洲物理学会菲涅尔奖是以19世纪最伟大的光学家菲涅尔命名,每两年颁发一次,主要授予在量子电子学和量子光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青年科学家。

    欧洲物理学会菲涅尔奖是以19世纪最伟大的光学家菲涅尔命名,每两年颁发一次,主要授予在量子电子学和量子光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青年科学家。2005年6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获得该奖,成为获得该奖的第一位中国科学家,2013年4月,年仅32岁的中国科技大学教授陈宇翱获得该奖,成为获得该奖的第二位中国科学家,颁奖仪式将在5月14日举行。

    中国获奖者介绍

    潘建伟

    2005年,欧洲物理学会致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授予他2005年度欧洲物理学会菲涅尔奖,以表彰他在量子态隐形传输、量子纠缠纯化以及多光子纠缠等量子信息实验研究中做出的杰出贡献。颁奖仪式将于2005年6月14日在德国慕尼黑召开的欧洲量子电子学与量子光学年会上举行。

    人物介绍

    潘建伟教授1970年生于浙江省东阳市,199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1999年获维也纳大学博士学位。潘建伟多年从事量子信息领域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其主要贡献有:首次实现量子态隐形传输,量子纠缠互换,三光子、四光子、五光子纠缠,量子纠缠纯化。其中五光子纠缠实验完全在国内完成,并于去年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从1998年以来,潘建伟的上述主要工作已经被学术同行引用1700余次。

    2005年4月20日,美国《物理评论快报》发表了潘建伟领导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实验小组关于13公里自由空间纠缠光子分发的研究成果,这一成果为实现全球化的量子保密通信奠定了实验基础。英国《新科学家》以“长城—开启全球化量子通信之密匙”为题报道了这一工作以及他们未来的研究计划。

    陈宇翱

    陈宇翱因在光子和冷原子的量子操纵以及在量子信息和量子模拟等领域中的杰出贡献,被授予2013年度菲涅尔奖,颁奖仪式将于2013年5月14日在德国慕尼黑召开的2013年欧洲量子电子学与量子光学年会上举行。

    人物介绍

    2013年32岁的陈宇翱教授是中国科大近年来培养的优秀青年人才之一。1998年,在江苏启东中学读书期间,就在第29届国际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一举夺得实验第一、总分第一两个奖项,填补中国学生从未在国际物理奥赛中取得过实验第一的空白。

    1998年,陈宇翱进入中国科大深造,后师从潘建伟教授,开始了他在量子信息处理领域的科研历程,学生时代就和同事合作搭建了世界上首个五光子纠缠实验平台,奠定了中国在多光子纠缠操纵方面国际领先的地位。2004年,受德国最高博士生奖学金“德国电信精英奖”资助,陈宇翱跟随导师潘建伟教授到海德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进一步发展了冷原子操纵、光与冷原子干涉和单光子存储等关键实验技术,实验实现了鲁棒的量子存储器和可升级的量子中继器。2011年,他入选中国首批“青年千人计划”全职回国工作,开展基于光子和超冷原子操纵的可拓展量子信息处理方向的工作,并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制备出八光子薛定谔猫态。

    迄今为止,陈宇翱的研究成果一次入选《自然》年度十大科技亮点,两次入选欧洲物理学会“年度物理学亮点”,两次入选美国物理学会“年度物理学重大事件”,五次入选由中国两院院士评选出的“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等。

    分享到:
    扫一扫,关注光行天下的微信订阅号!
    【温馨提示】本频道长期接受投稿,内容可以是:
    1.行业新闻、市场分析。 2.新品新技术(最新研发出来的产品技术介绍,包括产品性能参数、作用、应用领域及图片); 3.解决方案/专业论文(针对问题及需求,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执行方案); 4.技术文章、白皮书,光学软件运用技术(光电行业内技术文档);
    如果想要将你的内容出现在这里,欢迎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ervice@opticsky.cn
    文章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