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2012年物理学或迎来突破性的一年

    作者: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南方周末 时间:2012-02-09 17:56 阅读:2574 [投稿]
    在过去的16年中,可以用郁闷来形容粒子物理学家的集体状态,因为他们不仅没有发现新粒子,也没有太多的其他发现,但是这个状态在2012年很可能被打破。
      现在,ATLAS的局部置信度是3.6个标准误差,CMS的局部置信度有2.6个标准误差,分别是99.95%和99%可信。这还没有包括人为的涨落效应。物理学家在做统计时,用一定的能量区间来做直方图,这个做法有时会人为地放大涨落。所以,更加可靠的统计分析是整体置信度。如果考虑整体置信度,两个组的结果都不到3个标准误差。而在过去就有3个标准误差的“发现”随着时间蒸发了。
      粒子物理学家用积分亮度来表示数据量,这相当于单位面积上发生了多少次粒子事件。2011年一年的数据到底有多少?用专业术语来说,每个组的积分亮度分别是5个飞靶倒数。用直观的比喻,大约是长2000米、宽100米、深1米的沙子数目。我们期待2012年两个实验组将毋庸置疑地发现上帝粒子,因为2012年的积分亮度将是2011年的4倍。如果上帝粒子的质量真的是125GeV,两个组都会获得5个标准误差的置信度。
      这一次,希格斯粒子就像小偷一样一晃而过,留下了一些痕迹,特别是两个光子事件和四个轻子事件。有位物理学家说,他在25年前建议要重视两个光子事件(希格斯衰变后留下两个光子),而ATLAS和CMS分别多花了三千万美元建了足够好的光子探测器,这次真的派上用场了。
      深层的对称性
      作为人所周知的“上帝粒子”,希格斯粒子除了带给其他基本粒子质量,还负责破坏更深层次的对称性,使得我们这个世界看上去不那么完美,却更丰富多彩。
      根据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世界本来不止光子和胶子没有质量,传递弱相互作用的中间玻色子也没有质量。在物理学中流传一句话:“作用量决定动力学,对称性决定作用量。”这里,作用量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一个量,我们且不管它的数学定义。而对称性是我们熟悉的,例如,在真空中,没有特殊的点也没有特殊的方向,这对应于“平移不变性”和“转动不变性”,前者告诉我们真空中的任意两个点是平等的,后者告诉我们真空中所有方向是平等的。
      在这些直观可以感到的对称性之外,基本物理学中还有一些隐性的对称性,它们的存在使得光子和胶子没有质量从而产生了力。本来,弱作用也有一种对称性,对应的传递弱力的中间玻色子也没有质量。但是,希格斯粒子就像一个指针,它的存在破坏了这种对称性(就像我们在真空里放一个指针破坏了所有方向的平等性),在破坏这种对称性的同时赋予中间玻色子以质量。这样,中间玻色子在真空中就像胖子一样跑不远,所以弱作用是短程力。
      希格斯粒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对真空的敏感性。真空其实不空,每时每刻,一些粒子在真空中瞬时出现,又瞬时消失。真空的这个特点叫量子涨落。希格斯粒子在破坏真空的对称性之后也“长胖了”,成为有质量的粒子,但是它的质量对瞬时产生和消失的粒子很敏感。理论家们计算后发现,其实希格斯粒子的自然质量要远远大于125GeV。如果希格斯粒子的质量远远大于125GeV,那么电子的质量和其他粒子的质量也应该很大,我们的世界就不会是目前这个样子。那么,是什么东西在冥冥之中保护了希格斯,让它不会吃得太胖?这是粒子物理学家数十年来一直疑惑的大问题。
      还有超对称
      有一个也存在了数十年的对称性可以帮助物理学家(从而帮助了整个世界!),这个对称性叫超对称。物理学家们用了超对称这个名字的原因是,这种对称性既不同于我们前面提到的空间对称性,也不同于使得光子没有质量的对称性。超对称要求对应于自然中的每一个粒子还存在另一个粒子,这些粒子我们一直没有看到,所以超对称也不是完美的对称性。
      超对称本来像一面镜子,在镜子的外面是自然界中所有的已知粒子,镜子里面是所有已知粒子的镜像——它们组成了另一个我们还没有发现的世界,当然也存在于我们所在的同一个空间中。现在,由于某种未知的原因,这个镜子被打破了,从而镜子中的那些粒子与我们看到的粒子不完全一样了,它们更重,这是迄今我们还没有看到这些粒子的原因。但这些粒子的存在保护了希格斯粒子。当真空中粒子产生和消失使得希格斯粒子的质量变大时,那些超对称粒子的产生和消失使得希格斯粒子质量变小。粒子物理学家们还没有找到一个比超对称更好的方法解决希格斯粒子的质量问题,所以多数人相信超对称性以及超对称粒子。
      现在,大型强子对撞机在过去一年中工作的结果告诉我们,超对称这个理论是有机会的。原因很简单,一个质量小于130GeV的希格斯粒子让原来的标准模型变得很不完美。
      有几位物理学家分析道,假如没有新物理原理,没有标准模型之外的新粒子,那么真空是不稳定的,能量达到一千亿GeV时,希格斯场将导致灾难。虽然这个能量很高,考虑到量子力学,只要时间足够长,那么真空总会在某一个地方开始衰变。计算表明,这个等待时间长于宇宙的现在年龄。看起来似乎与我们还活着不矛盾,但理论上,这是一个不完美的世界,甚至是一个自相矛盾的世界。所以,肯定会有新的物理原理和新粒子将真空稳定下来。也就是说,如果希格斯粒子的质量真的是125GeV,标准模型肯定不是粒子物理的最后理论。如果足够幸运,大型强子对撞机将会发现部分新物理原理。
      2012年肯定不是世界末日。在物理学中,2012年将是激动人心的一年,很可能载入物理学史册甚至人类文明史册。2012年,我们将俘获希格斯粒子,我们可能发现新的物理学原理例如超对称。甚至,如果足够侥幸的话,中微子超光速将被其他实验验证。
    分享到:
    扫一扫,关注光行天下的微信订阅号!
    【温馨提示】本频道长期接受投稿,内容可以是:
    1.行业新闻、市场分析。 2.新品新技术(最新研发出来的产品技术介绍,包括产品性能参数、作用、应用领域及图片); 3.解决方案/专业论文(针对问题及需求,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执行方案); 4.技术文章、白皮书,光学软件运用技术(光电行业内技术文档);
    如果想要将你的内容出现在这里,欢迎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ervice@opticsky.cn
    文章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