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2018-11-03 20:43科学家研发全球最快相机 每秒可拍摄10万亿张照片
         加拿大国家科学研究院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合作,联合研发出了每秒可拍摄多达10万亿张照片的相机,号称全球最快,并能保持高水平画质。
    2018-11-02 15:50南昌首个光学院士工作站挂牌成立
         南昌市首个光学院士工作站联创电子院士工作站在高新区挂牌成立,充分发挥了高端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018-11-02 11:06新型光子芯片实现音频双工通信 [科技动态]
         南京邮电大学王永进教授团队与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Hiroshi Amano教授合作,研发出同质集成发射、传输和接收器件的芯片,用光子取代电子进行数据传输,并实现了基于音频的双工通信系统演示。
    2018-11-02 11:03中国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的新要求
         中国科研体制机制的全面深化改革,其中涵盖了科学建设的几乎所有方面,从科研的战略目标和管理体系,到创新人才的评估与培养和科研机构的改革。
    2018-11-02 10:59首台基于三维芯片的光量子计算系统问世 [科技动态]
         从上海交通大学金贤敏团队研制出了首台基于光子集成芯片的物理系统可扩展的专用光量子计算原型机,首次在实验上实现了“快速到达”问题的量子加速算法。
    2018-11-01 17:27陈创天院士逝世 曾让美国在激光领域饱尝禁运苦头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材料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陈创天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8年10月31日9时57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2018-10-31 13:44人类用激光创造2000万摄氏度高温 比太阳中心还热
         科学家们已经在地球上创造了恒星和行星内部的环境,这样的环境达到了令人吃惊的2000万摄氏度,比太阳中心的温度还高430万摄氏度。
    2018-10-31 13:07福建物构所非线性光学原子响应理论研究取得进展 [科技动态]
         福建物构所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邓水全课题组提出了具有普遍适用性的部分响应理论方法,建立了原子尺度的非线性光学原子响应理论。
    2018-10-30 21:45ASML、IMEC联合研发第二代EUV光刻机
         ASML与IMEC合作的就是高NA的EUV工艺了,双方将成立一个联合实验室,在EXE:5000型光刻机上使用NA=0.55的光学系统,更高的NA有助于将EVU光源投射到更广阔的晶圆上从而提高半导体工艺分辨率,减少晶体管尺寸。
    2018-10-29 13:16LaserFleet成功发射首颗激光通信技术验证卫星
         LaserFleet首颗技术验证卫星搭载长征二号丙型火箭成功发射。这是中国商业航天公司首次在近地轨道(LEO)立方星上尝试与地面建立激光通信链路,并通过一系列技术验证任务,充分探索立方体卫星与激光通信技术结合的广阔用途。
    2018-10-29 12:53科学家找到让精确的光学陀螺仪变得比米粒还小的方法 [科技动态]
         新研究主要就是为了解决尺寸问题,使用了一种他们称之为“相互灵敏度增强”的技术,使光学陀螺仪的体积更小。
    2018-10-29 12:35光纤技术的突破让现阶段网速提高100倍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在光纤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让在光线传播时扭曲,为超高速宽带网络打下基础。
    2018-10-29 12:30日本“半导体先生”西泽润一去世,享年92岁
         半导体和光纤等电子工程学领域的世界权威、曾担任日本东北大学校长等职务的西泽润一于10月21日去世。
    2018-10-26 16:47光子通信技术或将应用于深空探测
         介绍了一种全新的空间通信方式——光子通信技术,该技术将信息通过光的偏振调制到一个个由激光产生的光子中,可以让地面更快、更多地接收到来自宇宙深空的信息。
    2018-10-26 16:42太赫兹脉冲可使相变材料长出晶体 [科技动态]
         由日本京都大学、筑波大学、东海大学和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组成的研发小组发现,用高强度太赫兹脉冲照射相变材料GeSbTe化合物(GST)后,该材料会以纳米尺寸从非晶状态生长出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