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2019-08-19 12:52上海光机所在二维材料双光子吸收层数依赖特性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科技动态]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微纳光电子功能材料实验室研究员王俊课题组在二硫化钼(MoS2)简并双光子吸收的层数依赖特性研究方面取得进展,为过渡金属硫化物的非线性光学性质研究以及在光子学方面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实验指导。
    2019-08-19 09:31物理学家解决了2000年前的光学问题 [科技动态]
         来自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和蒙特雷科技大学的三位物理学家解决了一个2000年前的光学问题——沃瑟曼-沃尔夫问题。
    2019-08-18 20:32我国成高质量纳米科研产出引领者 [展会会议]
         《纳米科学与技术:现状与展望2019》白皮书发布,研究显示“2018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高质量纳米科学研究产出的引领者,未来中国将延续这一领导地位”。
    2019-08-17 21:02VirtualLab Fusion基础入门培训 [技术培训]
         VirtualLab Fusion高速物理光学仿真概念介绍;VirtualLab Fusion软件介绍:GUI、光路图、库、文档类型、文档的导入和导出、软件接口等介绍;VirtualLab Fusion建模和仿真操作。
    2019-08-16 11:40上海光机所在锁模拉曼光纤激光器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科技动态]
         采用全保偏的非线性光学环形镜锁模,获得高性能线偏振耗散孤子拉曼激光输出,激光脉冲的时域稳定性大幅度提高;在锁模拉曼光纤激光器中引入脉冲峰值功率钳制效应,实现了高能量的矩形脉冲输出。
    2019-08-16 11:39相干合成超快光场的全相位锁定调控研究获进展 [科技动态]
         利用f-to-2f自参考装置,将两束待合成超快激光中的长波部分倍频后与短波部分进行光谱干涉,通过傅里叶变换分别提取出RT与CEP的信息并同时进行反馈锁定,仅使用一套自参考装置,实现了超快激光脉冲之间的全相位锁定调控。
    2019-08-15 16:50上海光机所采用时空色散补偿技术拓宽单次脉冲测量时间窗口 [科技动态]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测控组唐顺兴、姜秀青等人近期采用时空色散补偿技术,消除光栅单次自相关短脉冲测量中由于光栅时空色散引入的系统误差,将单次脉冲测量时间窗口拓宽至约原来的三倍。
    2019-08-15 13:39东京大学发现不对称光折射 颠覆光学常识 [科技动态]
         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新领域创成科学研究科的研究生丰田新悟与助教阿部伸行和教授有马孝尚一起,通过实验成功观测到了在去路和归路发生的不对称光折射现象,并还成功地定量解释了这种现象。
    2019-08-15 11:23大连化物所在溶剂极性调控光子上转换体系发光研究获进展 [科技动态]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韩克利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溶剂极性调控的三重态-三重态上转换发光体系。
    2019-08-14 17:41上海光机所在缺陷调制二维半导体非线性荧光及非线性吸收特性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科技动态]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微纳光电子功能材料实验室王俊课题组在提高二维纳米材料非线性光学特性方面取得新进展。
    2019-08-14 16:592019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红外热成像系统、图像处理及测试技术 高级培训班(第七届) [技术培训]
         2019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红外热成像系统、图像处理及测试技术高级培训班(第七届)将于2019年10月27日-11月1日在上海召开。
    2019-08-14 16:552019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光学检测与加工 高级培训班(第十一届) [技术培训]
         2019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光学检测与加工高级培训班(第十一届)将于2019年10月20日-25日在上海召开
    2019-08-14 16:512019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光学设计 高级讲习班(第十六届) [技术培训]
         2019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光学设计高级讲习班(第十六届)将于2019年10月13日-18日在上海召开
    2019-08-14 11:46研究人员设计出一种具有光捕获和变色功能的晶体 [科技动态]
         利用光子晶体腔来强迫两束激光共存,光子晶体腔可以将光聚焦在一个微小的体积中。然而,现有的光子晶体空腔通常只局限于一个波长的光,其结构高度定制以适应这一波长。
    2019-08-14 09:20地球可变身“望远镜镜头”
         美国一名天文学家提出,可利用地球大气弯曲和聚焦光线,把整个地球变成一个“望远镜镜头”。这种“地球望远镜”可以利用太空中的一种探测器来收集折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