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2025-04-13 20:15南京理工在可编程无透镜全息相机领域取得新进展 [科技动态]
         近日,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陈钱、左超教授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基于可编程掩膜的极简光学成像方法——可编程菲涅尔波带孔径无透镜成像技术。相关成果以“Lensless imaging with a programmable Fresnel z ..
    2025-04-12 22:59中国科大实现量子椭圆偏振成像 [科技动态]
         将高品质偏振纠缠光源与经典偏振成像技术相结合,在弱光场下实现了对周期性分布各向异性材料双折射特性的观测,并且展示了在同等光强环境下,该系统相较于经典测量系统具备更高的探测准确度及抗杂散光干扰能力
    2025-04-08 15:49上海光机所在高通用性光学图像复原任务上取得进展 [科技动态]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空天激光技术与系统部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结合自适应编码器的高通用性图像复原方法。
    2025-04-06 14:17上海光机所在中红外增透膜激光损伤性能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 [科技动态]
         在中红外增透膜激光损伤性能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团队通过优化制备工艺,在石英基底上研发出基于 HfO2/SiO2材料的6层中红外双面增透膜
    2025-03-28 08:51EUV光刻光源收集镜制造与量测取得重要进展 [科技动态]
         本文对收集镜光栅变形结构提出一种快速无损的测量方法,以应对其极端制造要求。
    2025-03-27 12:25山西大学在携带轨道角动量的混合纠缠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科技动态]
         将轨道角动量自由度引入连续变量与离散变量混合纠缠,实现了携带轨道角动量混合纠缠态的制备。
    2025-03-21 22:42无监督物理神经网络赋能叠层成像抗噪算法 [科技动态]
         针对叠层成像技术在噪声环境下的重建难题,中科院上海光机所林楠团队提出基于无监督物理神经网络的创新方法ProPtyNet,有望应用于芯片CD量测及缺陷检测
    2025-03-21 16:53上海光机所在复杂组合激光脉冲单发次表征技术研究取得进展 [科技动态]
         基于一种改进型宽带瞬态光栅频率分辨光学开关技术(TG-FROG),实现了复杂高功率激光脉冲的单发次完整表征,并揭示了超短脉冲在非线性频率转换过程中的动态演化规律。
    2025-03-20 22:33南昌大学在快速高分辨医学成像取得进展 [科技动态]
         该论文提出了一种在非高斯噪声情况下生成式扩散模型进行迭代重建的新思路。扩散模型近年来在自然图像生成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并在医学成像方面也取得一系列成果,但其过程往往需要添加噪声对原始数据进行破坏,降低了结果的可靠性
    2025-03-20 12:18西安光机所智能光谱环境感知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科技动态]
         研究团队首次引入Transformer架构进行光谱定量反演水质参数,并提出理化驱动学习 (Physicochemical-Informed Learning) 概念,构建理化驱动Transformer的定量反演模型。
    2025-03-17 17:02清华大学开发出高效稳定的钙钛矿量子点深红光器件 [科技动态]
         提出了一种分子诱导的量子点熟化控制策略,实现了高效稳定的钙钛矿量子点深红光器件。团队设计了一系列双齿有机小分子,具有较小的尺寸和分子柔韧性,可通过扭曲其本身结构粘附在钙钛矿量子点表面
    2025-03-14 14:28上海光机所在频域直接采样的新型全息成像技术方面取得进展 [科技动态]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空天激光技术与系统部研究团队提出频域直接采样的新型全息成像技术。
    2025-03-13 09:26中科院物理所利用范德华挤压技术实现二维金属的普适制备 [科技动态]
         提出了原子级制造的范德华挤压技术,通过将金属熔化并利用团队前期制备的高质量单层MoS2范德华压砧挤压,实现了埃米极限厚度下各种二维金属的普适制备
    2025-03-11 11:45长春光机所制备出高亮度HiBBEE非均匀波导半导体激光器 [科技动态]
         在垂直方向上,采用高亮度垂直宽区边发射(HiBBEE)结构,利用光子带隙效应替代传统的全反射原理进行光场限制,提高光模式尺寸,减小半导体激光器垂直方向发散角
    2025-03-10 22:39我国科研团队成功找到延长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寿命的关键方法 [科技动态]
         华东理工大学科研团队成功找到延长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寿命的关键方法,这项“命短”难题的破 解,让人类距离用上更便宜、更轻薄的太阳能板又近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