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2017-06-12 12:28德州大学正在开发功率可扩展的半导体激光器 [科技动态]
         传统的大功率激光器体积庞大,所需的设备使得其难以在便携式平台上使用。但是来自德州大学阿灵顿分校的工程师正在努力开发一种解决这些问题的半导体激光器。
    2017-06-07 13:56二维纳米材料锁模全光纤激光器研究新进展 [科技动态]
         超短脉冲激光具有峰值功率高、作用时间短、光谱宽等优点,在基础科学、医疗、航空航天、量子通信、军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017-06-01 15:48英国研制出世界上最高增益的大功率激光放大器 [科技动态]
         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的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世界上最高增益的大功率激光放大器。他们利用中央激光设备Vulcan激光系统进行实验,Vulcan装置能够输出150 J的脉冲
    2017-05-26 18:05浙大实现光致微米金片往复运动 [科技动态]
         浙江大学仇旻课题组提出了一种联合利用光力和光热力对微纳物体进行驱动的方法。通过在锥形光纤中通入超连续光实现了对置于锥形光纤表面的微米金片的来回推拉驱动。
    2017-05-25 22:59光电所在光纤激光的相干组束和传输控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科技动态]
         以双向收发的自适应光纤准直器为基础模块,构建了整体口径100 mm的七单元激光收发阵列(光纤激光相控阵),于湍流环境下实现了光纤激光的相干组束和高效传输控制。
    2017-05-18 13:42我国在碳纳米管复合薄膜/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研究获进展 [科技动态]
         基于连续直接生长的透明导电碳纳米管网络(ZL 201310164499.5),设计并制备出一种新型的连续网络复合薄膜的PEDOT:PSS-CNT/Si太阳能电池,其能量转换效率可达10.2%。
    2017-05-18 13:36可替代模具:用激光技术使玻璃加热成型 [科技动态]
         德国弗劳恩霍夫材料力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发了一种基于激光的替代技术,这种技术成本更低,工艺耗时也较短。
    2017-05-15 21:59哈佛大学开发出浸入式的显微镜平板透镜 [科技动态]
         来自哈佛大学约翰保尔森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的一组研究人员开发了第一套浸入式的显微镜平板透镜。它可以适用于任何液体,是一种可替代昂贵的已经应用数百年的纯手工打磨透镜的技术方法,这种新兴技术因此提供了很好的成本效益且更加易于操作。
    2017-05-11 18:02研究人员开发出跨度更大分辨率更高的光纤传感 [科技动态]
         常见的光纤传感器——基于受激布里渊散射的非线性光学现象——受到难以克服的空间范围和分辨率的限制。西班牙和瑞士的研究人员已经解决了这些困难,他们研究出了一种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在10公里的范围内,厘米级的空间分辨率下检测出百万分之一的温度或应力变化的方法。
    2017-05-10 22:05研究人员研究出新的激光金属增材制造技术 [科技动态]
         谢菲尔德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出新的3D打印/增材制造工艺,通过使用节能二极管激光器阵列,不用振镜,达到更快、更经济的零件加工结果。
    2017-05-04 08:27麻省理工使用光控制水在表面上移动的方式 [科技动态]
         麻省理工学院开发的一个新系统使得只使用光就可以控制水在表面上移动的方式成为可能。这一进展可能会开启诸如微流体诊断设备等技术的大门。
    2017-05-02 19:14二维材料能以接近光的速度来传导电能 [科技动态]
         加州大学尔湾分校以及其他地方的物理学家制造出了具有突破性的电磁属性的新二维量子材料,这使得它们可以成为未来的量子计算机和其他先进电子设备的基石。
    2017-05-02 19:08可用于化学分析的“容积”成像技术 [科技动态]
         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化学成像”系统,这种系统使用特殊类型的激光束,可深入组织,利用这种技术实现那些需要抽血才能进行的分析,包括药物测试和早期发现的疾病,如癌症和糖尿病。
    2017-05-01 18:00激光雷达技术应用前景展望 [科技动态]
         机载激光雷达(LiDAR)是一种新型主动式航空传感器,通过集成定姿定位系统(POS)和激光测距仪,能够直接获取观测点的三维地理坐标。
    2017-04-27 17:55探索自动驾驶关键技术:激光传感器 [科技动态]
         在自动驾驶汽车中广泛使用的是被称之为“Lidar”的传感器,即激光雷达传感器,它也被称为无人驾驶汽车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