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2019-06-24 14:27可产生高能太赫兹脉冲的激光技术 [科技动态]
         来自德国电子加速器中心和汉堡大学的一组科学家在探索一种新型的紧凑型粒子加速器方面取得了重要的里程碑。利用超强激光脉冲,他们能够在太赫兹范围内产生具有清晰波长(颜色)的特别高能量的辐射闪光。
    2019-06-24 09:05我国成功研制先进的高速高精度激光汤姆逊散射仪 [科技动态]
         在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高功率纳秒激光器及精密探测仪器研制”支持下,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单位联合研制出高速高精度激光汤姆逊散射仪。
    2019-06-23 22:02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新的微观观测技术——“DNA显微术” [科技动态]
         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微观观测技术——“DNA显微术”,能在基因组水平上揭示细胞内部图景,对生物学和医学研究有重要意义。
    2019-06-20 12:30分子链体系的单光子超辐射研究取得进展 [科技动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侯建国院士领衔的单分子科学团队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诱导单分子电致发光技术,首次清晰地展示了等离激元纳腔中人工构筑酞青染料分子链结构的单光子超辐射现象,并且研究了纳腔等离激元对于分子链超辐射行为的影响。
    2019-06-20 12:22中科院光电所在悬链线光学技术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科技动态]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在《先进光学材料》(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 6(19): 1800592, 2018)上提出一种超薄大视场扫描技术。
    2019-06-19 17:01弯曲X射线新方法将助科学家打造出更小、更强大的X射线望远镜 [科技动态]
         由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的Mats Danielsson和天体物理学家Mark Pearce领导的团队基于原为医疗成像机器开发的技术打造了堆叠棱镜片(Stacked Prism Lens )。
    2019-06-19 11:01中国科大观测到杨氏双缝实验中非局域的动量传递 [科技动态]
         利用玻姆动量概率分布来量化杨氏双缝中“which-way”测量对光子动量产生的扰动,首次实验观测到非局域的动量传递,验证了光子动量改变量与干涉条纹可见度之间的量化关系。
    2019-06-18 13:42宁波材料所在新型光电/突触薄膜晶体管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科技动态]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曹鸿涛研究团队通过在耗尽型的SnOx/IGZO薄膜晶体管背沟道表面修饰p型PEDOT:PSS薄膜,实现了两端和三端器件的耦合,构建了高性能可见盲紫外光电探测TFTs。
    2019-06-17 22:09研究人员用激光摧毁血液中的癌细胞 [科技动态]
         阿肯色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发表论文,描述了一种能高精度识别癌细胞同时实时摧毁大部分癌细胞的非侵入式激光系统。
    2019-06-17 14:57中国科大等实验实现噪声适应的纠缠态探测 [科技动态]
         合作者们基于局域不确定关系的违背和局域噪声层析,构造出噪声适应的纠缠目击方法,在光学系统中成功进行了噪声条件下纠缠态的探测。
    2019-06-14 07:57新型光学纳米传感器能准确检测低浓度二氧化氮 [科技动态]
         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新型光学纳米传感器,可以安装在几乎无所不在的路灯上。
    2019-06-13 10:35上海光机所超强激光驱动等离子体结构靶取得进展 [科技动态]
         上海光机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超强激光与等离子体结构靶相互作用的研究中取得进展,首次提出等离子体中的粒子角动量振荡效应。
    2019-06-12 12:21研究人员开发出用光球来探测半导体晶体的电子 [科技动态]
         東北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日开发出一种利用空心球来测量大型半导体晶体的电子和光学特性的技术。
    2019-06-12 10:13薛定谔的猫有救了!!物理学家通过新方法预测量子跃迁 [科技动态]
         著名的“薛定谔的猫”是量子叠加性和不可预测性的象征,而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找到了一种能够“捕获”和“拯救”这只“猫”的方法,通过预测其跳跃动作采取实时行动,从而将其从厄运中拯救出来。
    2019-06-11 17:20利用光纤探针可以看到分子键 [科技动态]
         描述了世界上第一个将玻璃光纤与银纳米线电容器集成在一起的便携式、廉价的光学纳米复制工具。该装置是一个高效的往返光隧道,将可见光挤压到冷凝器的最顶端,与局部分子相互作用,并发送回能够破译和可视化难以捉摸的纳米世界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