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2017-02-12 21:27总投资超100亿美元:12英寸晶圆生产线落户成都
         全球第二大晶圆代工厂格罗方德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携手成都市政府建立全新的合资晶圆制造厂,建设中国西南地区首条12英寸晶圆生产线,投资规模累计将超过100亿美元。
    2017-02-11 21:37非球面光学零件确定性超精密加工技术和装备 [科技动态]
         非球面光学零件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光学零件,最常用的有抛物面镜、双曲面镜以及椭球面镜等。
    2017-02-10 16:12光学时钟“升天”助力精准导航
         科学家们对于精准时间的追求从未停止,目前世界上最准的时钟当属光学时钟。虽然早有研究人员提出将光学时钟应用到卫星上,以提升卫星定位的准确程度,但如何保持光学时钟在太空中与地球上一样稳定发挥,一直是争论的焦点。
    2017-02-09 17:08上海交大利用双色激光场激发可控太赫兹辐射 [科技动态]
         上海交通大学课题组利用飞秒激光装置,通过对双色激光场在空气中激发的等离子体光丝长度以及泵浦双色激光的相对相位差的调控,成功实现了对辐射的单周期太赫兹脉冲的载波包络相位、空间分布以及峰值强度等参数的有效调控。
    2017-02-09 10:33普林斯顿大学研制出全球首枚硅光子神经形态芯片 [科技动态]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科研团队研制出了全球首枚硅光子神经形态芯片,并证明其能将运算速度提高近2000倍。
    2017-02-06 20:02科学家利用激光退火技术制备石墨烯 [科技动态]
         利用高分辨率显微镜图像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经30纳秒氯化氙准分子激光器的单脉冲照射熔化SiC时,可形成SiC液相层,其中上层为具有石墨晶畴的无序碳层(约2.5nm厚),下层为多晶硅层(约5nm)。
    2017-02-06 09:43上海光机所高非线性石英光子晶体光纤研制取得进展 [科技动态]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高功率激光单元技术研发中心研究员廖梅松带领非线性光纤课题组刘垠垚、吴达坤等人,在高非线性光子晶体光纤的研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2017-01-18 15:432017年Cybernet 全年光学活动安排 [展会会议]
         2017年Cybernet China筹备安排了一系列光学研讨会/培训,盛邀美国、日本、台湾及国内光学领域内专家担任讲师,分享给您最新的光学设计工具、具有前瞻性的光学产业技术,以及行业发展新趋势。
    2017-01-18 13:03中科院福建物构所碘酸盐二阶非线性光学晶体的设计与合成获进展 [科技动态]
         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广泛应用于激光及光通讯领域,而金属碘酸盐晶体因具有较强的倍频效应、较宽的透过波段、较高的热稳定性和光学损伤阈值在二阶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领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017-01-17 22:55钙钛矿单晶薄膜的可控制备与太阳能电池器件研究获进展 [科技动态]
         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可以高效转换并利用太阳能。除了目前主要的硅基太阳能电池外,探寻高效率且廉价的新型太阳能电池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2017-01-17 22:50科学家发现斯格明子霍尔效应可造新型电子储存器 [科技动态]
         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科研工作者奥列格•特列季亚科夫作为俄日美德国际研究团队的一员,发现斯格明子霍尔效应(skyrmion Hall effect),这使得制造更高速、廉价、可靠、非易失性的电子储存器成为可能。
    2017-01-16 18:02中国成功研制出世界上最亮的极紫外光源
         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大连光源发出了世界上最强的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脉冲,单个皮秒激光脉冲产生140万亿个光子,成为世界上最亮且波长完全可调的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光源。
    2017-01-11 15:39研究人员开发出多功能实用的微型光学力学设备 [科技动态]
         新型光学装置采用微硅盘将光和机械波整合在一起,是高度可定制的且兼容商业制造工艺,对于提高传感器检测力和运动性能,成为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2017-01-09 11:47激光物理学家首次以仄秒精度测量光致电离 [科技动态]
         激光物理学家首次以仄秒精度测量了光致电离,这是迄今为止微观世界时间测定获得的最高精确度,也是光致电离时间尺度的首次绝对测量。
    2017-01-05 18:01测距传感器将在家居市场广泛运用 [电子技术]
         传感器是数据的采集入口,是物联网、智能设备、无人驾驶等的“心脏”,将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