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2017-04-20 23:26新型硫系光纤实现中远红外超连续谱输出
         宁波大学红外材料及器件实验室王训四研究员、戴世勋研究员联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王荣平研究员在远红外Te基硫系玻璃长期研究工作基础上,首次制备出环境友好型、双包层结构的单模Te基Ge-Te-AgI硫系玻璃光纤,该光纤获得了超宽中远红外SC谱输出。
    2017-04-20 23:19研究人员发明控制波导中光传播的方法
         哥伦比亚大学工程学院的研究小组发明了一种用纳米天线来高效控制光在受限通路或波导中传播的方法。
    2017-04-19 16:112017成都国际照明及LED暨标识展完美收官! [展会会议]
         “2017成都国际照明及LED展览会暨2017成都国际标识展览会”(以下简称“成都照明及LED暨标识展”)于4月7日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展会持续三天至9日结束。
    2017-04-19 12:51中国科学院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成立 [教育考试]
         中国科学院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成立大会在国科大玉泉路校区礼堂举行。中科院院长白春礼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学院的成立,并做重要批示。
    2017-04-18 00:12打造“钕玻璃”的女科学家
         紫红色的激光钕玻璃之所以骄傲,是因为这是一种含有稀土发光离子——钕离子的特殊玻璃,它可以在“泵浦光”的激发下产生激光或对激光能量进行放大,是激光器的“心脏”。
    2017-04-17 10:15什么是自适应光学?何为自适应光学? [光学技术]
         自适应光学(adaptive optics), 指一种用于大反射望远镜的镜面的一种补偿系统,可以通过快速反应的的支撑系统使镜面发生形变来补偿大气抖动引起的星象闪烁。
    2017-04-17 10:08姜文汉院士:“苦”出来的“自适应光学”
         姜文汉,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在光电所完成了我国首台弹道相机和光刻机的研制,建立了世界首套激光核聚变用的自适应光学系统,在我国开辟并壮大了自适应光学研究领域,使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跃居世界先进行列,作为主要参加者多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奖项。
    2017-04-17 09:31突破技术封锁:激光钕玻璃达国际先进 [科技动态]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胡丽丽研究员主持完成的“大尺寸高性能激光钕玻璃批量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2016年度上海市技术发明特等奖,这也是继2014年陈赛娟院士之后又一位女科学家主持的项目荣获特等奖。
    2017-04-17 09:28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基于激光雷达技术的自动评估系统 [科技动态]
         美国研究人员最新开发出一种基于激光雷达技术的自动评估系统,可用于分析悬崖落石的可能性,提高此类风险评估的效率和准确率。
    2017-04-15 10:12可实现废弃热能回收的新型红外线发射装置 [科技动态]
         一种新的可重新配置的装置,它能够以完全可控的方式发射热红外光,有望有一天可以在红外线波长上收集废弃的热能,并将其转化为可用能量。
    2017-04-14 11:22红蓝光同时收集的太阳能电池转化效率翻倍 [科技动态]
         挪威奥斯陆的研究人员正在开发一种面向未来的环境友好型太阳能电池,他们表示,电池捕获太阳能的效率将达到现在的两倍。
    2017-04-14 10:43一种改善半导体光纤光学的方法为设备应用铺平道路 [科技动态]
         一个跨学科的研究小组的最新研究进展,一种新的方法可改善半导体光纤材料的结构,并可能会有一天让全球的数据传输发生革命性变化。
    2017-04-12 17:56台湾工研院发布Flexible OLED照明技术
         台湾工研院首次发布了Flexible OLED照明技术,简称FOLED。兼顾轻、薄和可弯曲的特点,能够之作成为造型更为复杂、寿命更长、更节能的灯具。
    2017-04-12 09:46国产造出QLED:跟OLED有何区别? [电子技术]
         OLED是基于有机物电致发光的原理,而QLED是基于无机物电致发光(或光致发光)的原理。
    2017-04-11 22:08我国研发大气激光雷达为灰霾治理提供手段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机所承担的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大气细粒子与臭氧时空探测激光雷达系统研发与应用”项目日前通过中科院初步验收,为环境监测和灰霾治理提供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