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2018-07-16 15:57中国科大率先实现皮秒精度任意序列发生器 [科技动态]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杜江峰领导的中科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可以突破时钟速度极限的时序发生方法,实现了时间分辨率达5皮秒的任意序列发生器,将高精度时间序列发生功能的时间精度首次提升至皮秒量级。
    2018-07-16 15:51本科生做出“惊人”科研成果的背后:英气比经验更重要
         本科生完全有可能做出惊人的科学成果。他们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的限制,反而胆子更大、想法更多。
    2018-07-16 15:28大型自由电子激光科学研究用户装置"大连光源"正式运行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联合研制的“基于可调极紫外相干光源的综合实验研究装置”进入正式运行阶段。
    2018-07-16 14:11FRED高级-工程案例设计与分析 8月6-7日 [技术培训]
         我们整合了大量优秀的光学理论与算法,并提供了简洁的人机交互界面,使光学建模更加便捷。在这次课程中,我们主要介绍如何用FRED进行光程系统搭建,解决您设计中的复杂问题。
    2018-07-15 15:48俄罗斯新型雷达:转换光子晶体激光能量产生无线电信号
         俄罗斯RTI集团公司将于2018年完成创建X波段无线电光子雷达模型的工作,几年后将用于俄罗斯的无人机和第六代战机上,让它们获得精确的目标图像。
    2018-07-15 10:47云南天文台首次计算获得银河系中心黑洞在暗物质晕中的光学阴影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高能天体物理研究组副研究员侯贤、博士徐兆意、助理研究员周明和研究员王建成通过解析计算,首次获得了银河系中心黑洞Sgr A*在暗物质晕中的光学阴影(shadow)。
    2018-07-15 09:54南京理工大学光电成像团队:红外领域硕果累累 打破国外技术封锁
         南理工首个国家级的科技创新团队,从事的“光电成像与信息处理”领域属于通用性很强的战略学科,在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国计民生方面均有着广泛的发展与运用前景。
    2018-07-14 15:301.3μm波段InAs/GaAs量子点激光器性能研究 [激光技术]
         利用气态源分子束外延技术在GaAs衬底上生长InAs量子点材料,研制出激射波长为1.3 μm波段由5层量子点组成的3 mm腔长、3 μm脊条宽度的InAs/GaAs量子点激光器。
    2018-07-14 11:41我国人工智能企业突破4000家
         人工智能企业于2015年到2016年呈现爆发性增长,截至2018年5月8日,全国人工智能企业共计4040家,中关村成为我国人工智能创新的高地。
    2018-07-14 10:17东南大学研发出无金属钙钛矿铁电体 [科技动态]
         东南大学熊仁根团队、游雨蒙课题组就其在分子铁电材料领域再次取得的重要研究进展举行新闻发布会,相关研究结果以“无金属三维钙钛矿铁电体”为题被世界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科学)”杂志在线发表。
    2018-07-14 00:22脉冲激光加热技术助力超高含能材料金属氮合成 [科技动态]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的极端环境量子物质中心科研团队,采用超快探测方法与极端高温高压实验技术,将普通氮气成功合成为超高含能材料聚合氮和金属氮。
    2018-07-14 00:19高光谱卫星“姚顿一号”计划2019年底实施发射
         姚顿集团宣布“姚顿一号”高光谱卫星(星座)发射计划,启动首颗业务星的工程建设,并于2019年底实施发射。
    2018-07-13 23:30“隐身术”存在吗?这些光学隐身技术见识一下!
         利用物质材料来控制光的传播,使光能按照人们的意愿行走,是当今光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其中一种应用就是 “光学隐身” 。现在让我们看看光学隐身技术究竟有哪些呢!
    2018-07-13 18:10FRED高级-杂散光工程案例设计与分析 [技术培训]
         本课程介绍了空间光学系统的杂散光来源,以及对红外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影响,在简化分析上,讨论了杂散光分析的物理模型,利用已有的光学系统模型讨论了杂散光计算和分析方法。
    2018-07-13 18:01OpticStudio中的归一化半径 [ZEMAX,OpticStudio]
         在设计中使用二元面(Binary)、扩展多项式面(Extended Polynomial)以及泽尼克面(Zernike)这类具有衍射效应的表面时,OpticStudio是如何定义归一化半径(Normalized Radius)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