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球差数据计算、曲线绘制、性能分析
以像差理论为指导,通过反复的尝试、计算,修改来获得最佳的结果。这是经典光学设计的基本做法。即使在使用光学软件自动优化像差的今天,设计者了解各种透镜的结构形式、像差特性及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特性,仍然是十分重要的。现在的光学设计师都采用光学软件,但很多设计师对不同结构的透镜的性能及作用的认识却很少,这是不够的。而优化程序很多时候,采用的是数学方法,把很多经典的、已经重复验证很多次的成功的结构,忽略掉了。仅仅使用软件优化光学系统,有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因此,对光学系统的结构、像差性能了解清楚,能更好的发挥设计软件的作用。 JT*Pm"} ^" 4u1 最近重新看了一下光学理论知识,把以前手动追迹光线的公式,在Matlab里编程实现了一下。程序编写完成之后,以一个简单的双胶合透镜为例,做了一下验证。以简单双胶合为例,比较容易和以前的数据对照,验证程序正确与否。验证成功之后,即可代入复杂光学系统结构参数,计算各面球差贡献、各面球差的初级球差、二级球差、san 级球差或更高级球差。(高级像差的计算,也可以在Zemax里,采用近轴、实际光线操作数,计算出来。)目前程序里只计算到san 级。先分享一个双胶合透镜的追迹、计算结果。之后,会分享一个消带球差的透镜组追迹、计算结果。 wi S8S{K5 如图示:黑色为透镜组球差曲线,初级、二级、san 级分别为r、g、b。 ixJwv\6Y O;RNmiVoq
[attachment=52536] ?sbM= oo 消球差透镜组球差曲线 qD>D "yPKdwP [attachment=52537] 1#jvr_ ga 第一面球差贡献 TmdRB8N M5l*D'GE] [attachment=52538] vA#?\j2 第二面球差贡献 &:Sb$+z jIL$hqo [attachment=52539] ;aUI3n% 第三面球差贡献 EhHW` 由以上曲线可以看出,对透镜的单个表面而言,其球差以初级为主。透镜的消边缘球差,基本上是以第二面的初级、二级球差,补偿一、三面的初级球差。 J!*Pg< ybVdWOqv 而下图的消带球差透镜球差曲线的校正,是修改透镜结构,产生了与以上透镜结构,反向的san级球差,对球差进行了进一步的补偿获得的。这个,会在以后发帖说明。 mNAp FwZ o/p'eY:)
[attachment=52540] (1}"I
RX. 消带球差透镜组球差曲线 c$]NXKcA *,oZ]! 2014年5月07-09,成像光学设计培训班(上海);5月16-18照明光学设计培训班(上海);开始报名了!!! l|K`'YS!<{ QQ:156077988 Email:phoenixzqy@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