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qdesign |
2013-06-29 22:33 |
超快激光光谱原理与技术基础
《超快激光光谱原理与技术基础》较系统地介绍了超快光谱研究所涉及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全书共16章,主要内容包括:时间分辨光谱的历史和进展,分子光谱学基础,飞秒激光技术,非线性光谱学基础、原理及其应用,二维光谱实验及应用,飞秒瞬态吸收光谱技术及数据分析方法,荧光偏振及各向异性原理,超快荧光测量技术,飞秒激光脉冲性质表征方法,脉冲升温-纳秒时间分辨中红外瞬态吸收光谱,激光光谱实验中噪声与微弱信号测量以及计算机接口技术。 fr#lH3 《超快激光光谱原理与技术基础》可作为从事时间分辨光谱研究科技人员的参考书,尤其适合进入该领域的研究生。书中对光谱学一些基本概念的阐述及光学实验技能的介绍也适合本科高年级学生。 N^
D/}n 2hJ{+E.m
[attachment=49600] HnP;1Gi 市场价:¥ 128.00 {yb\p9q{Yo 价格:¥ 102.40 此商品可以享受免费送货 NNl/'ge<\ zK-hNDFL{
Jl]]nOBQ/ <Z m ,q} 目录 uAvs 第1章 时间分辨光谱技术导论 =|U2 }U; 1.1 时间分辨光谱概述 Ve8! 1.1.1 时间分辨简介 k@8#By l| 1.1.2 飞秒化学 3yKI2en" 1.2 量子波包 9uS7G * 1.2.1 量子力学波包 uPF yRWK 1.2.2 里德堡(Rydberg)态波包 D`t e|K5 1.2.3 波包再现结构 _).'SU)> 1.2.4 波包的制备与激发光脉宽 Oq[E\8Wn 1.2.5 波包的产生 jujx3rnK? 1.2.6 波包运动的实验测量方法 =` i 7? 1.2.7 波包测量实例分析 S-rqrbr|AT 1.3 密度矩阵表示 `C*!de]Y% 1.3.1 相干态的密度矩阵表示 @&Nvb.5nT 1.3.2 密度算符与密度矩阵 T),:8/ 1.3.3 纯态和混合态 \4j+pU 1.3.4 混合态的密度矩阵 ]F@md(J 1.4 飞秒光相干振动激发的唯象处理 BL8\p_U 1.5 低频振动相干态冲击受激拉曼散射实验测量及理论分析 -ufmpq. 1.5.1 相干态冲击受激拉曼散射泵浦-探测实验测量 5dgBSL$A}] 1.5.2 相干态冲击受激拉曼散射实验结果的理论分析 i9xv`Ev=R 参考文献 ]~qN<x 第2章 分子光谱学基础 lTB!yF.r| 2.1 光谱的量子本性 87^
4", 2.1.1 一维谐振子的波函数 1!f'nS 2.1.2 角动量的量子化特征 ,oG"wgf 2.2 轨道与电子态 uWWv`bI>x 2.2.1 原子轨道与电子态 c"YK+2 2.2.2 分子轨道与电子组态 eYcx+BJ 2.3 分子对称性与分子点群 c}QJ-I 2.4 电子跃迁与光谱 .HQ<6k:
2.4.1 分子的光吸收 ya_'Oz!C 2.4.2 跃迁矩 }-L@AC/\# 2.5 光谱跃迁选择定则 2T3DV])Q 2.5.1 原子的电子跃迁选择定则 =P#!>*\ar 2.5.2 分子的电子态跃迁选择定则 g\-3c=X 2.5.3 电子态跃迁中的振动跃迁选择定则 p&4n3%(R@ 2.5.4 纯振动、转动跃迁选择定则 {6n \532@ 2.6 激发态性质 `e9uSF:9C 2.6.1 激发态表示方法 bvgD;:Aj 2.6.2 激发态寿命 dI!/:x 2.6.3 激发态能量 Qwa"AY5pW 2.6.4 溶剂效应 od}x7RI%m 2.6.5 无辐射跃迁过程 V[I<9xaE 2.6.6 激发态反应的Kasha规则 d>`(.qvxR 参考文献 ,>UmKrYo 第3章 飞秒激光技术 68c;Vb 3.1 飞秒脉冲激光器的发展 h(8;7}K 3.2 克尔透镜锁模掺钛蓝宝石飞秒激光振荡器
`_'Dj> 3.2.1 掺钛蓝宝石晶体的性质 -(uBTO s 3.2.2 克尔透镜锁模原理 668bJ.M\O 3.2.3 钛宝石激光器谐振腔 nwo!A3w: 3.2.4 激光器锁模运转特性 )A0&16< 3.2.5 色散与色散补偿 [~<',,tA0| 3.3 啁啾脉冲放大器 Mak9qaWqF> 3.3.1 展宽器与压缩器 9-Qtj49 3.3.2 啁啾脉冲放大器工作原理与结构 u-9t s 3.3.3 啁啾脉冲放大器实例介绍 Mdrv/x{ 3.4 非线性光学频率变换 GnOo+hB 3.4.1 近红外波段共线光参量放大 @L!#i*> 9 3.4.2 可见光波段非共线光参量放大 1Kh?JH 3.4.3 如何获得紫外、中红外波段的飞秒脉冲 ^.C X6% 3.4.4 频率变换装置实例介绍 YhT1P fl 参考文献 zzQH@D1 第4章 非线性光谱学基础 )t0b$<% 4.1 密度算符 QiweM?- 4.1.1 纯态的密度算符 ijqdZ+ 4.1.2 密度算符的时间演化 ^R7z LHU; 4.1.3 统计平均的密度算符 R{o*O_qX 4.1.4 二能级系统密度矩阵的时间演化:无微扰情形 #=H}6!18 4.1.5 Liouville表示下的密度算符 3Gl]g/ 4.1.6 退位相 otVyuh 4.1.7 各种表示的层级结构 *wB-lg7% 4.1.8 二能级系统密度矩阵的时间演化:光学Bloch方程 ]0i2]=J&, 4.2 微扰展开 j& o+KV 4.2.1 动机:非微扰展开的局限 ePpK+E[0Z 4.2.2 时间演化算符 'B5J.Xe: 4.2.3 相互作用表象
_O;~
}N4u 4.2.4 备注:Heisenberg表象 /C"s_:m;3 4.2.5 波函数的微扰展开 '%!M>rY, 4.2.6 密度矩阵的微扰展开 OPY/XKyY, 4.2.7 非线性光学简介 70
UgK E 4.2.8 非线性极化强度 d+2O^of:T 4.3 双边Feynman图 |J Q:.h 4.3.1 Liouville路径 A4Q)YY9~ 4.3.2 时序和准冲击极限 C9g~l}=$& 4.3.3 旋转波近似 xnQGCw?S&} 4.3.4 相位匹配 0*;9CH=BE 参考文献 :/[YY?pg- 第5章 非线性光谱学原理及其应用 quGPk)c 5.1 非线性光谱学 kw^Dp[8X 5.1.1 线性光谱学 /-YlC(kL 5.1.2 三能级系统的泵浦-探测光谱学 wt.{Fqm 5.1.3 量子拍光谱学 ;~:Ryl M 5.1.4 双脉冲光子回波光谱学 `;qv} 5.2 退相位的微观理论:光谱线型的Kubo随机理论 ms\/=96F 5.2.1 线性响应 Bb[0\Hs7 5.2.2 非线性响应 Fl+tbF 5.2.3 三脉冲光子回波光谱学 #8f"}>U9., 5.3 退位相的微观理论:Brown振子模型 K@sP~(' 5.3.1 含时哈密顿量的时间演化算符 q\b
?o!#_ 5.3.2 Brown振子模型 lzy$.H"W 5.4 二维光谱仪:三阶响应函数的直接测量 e=]oh$] 5.4.1 单跃迁的二维光谱 jbhJ;c : 5.4.2 一组耦合振子的二维红外光谱 YNJpQAuSn) 5.4.3 弱耦合振动态的激子模型 uU ?37V 参考文献 W3V{Xk| 第6章 二维红外光谱 'oiD#\t4 6.1 简介 "p~]m~g 6.1.1 二维红外光谱定义 Fma`Cm. 6.1.2 二维红外光谱的用途 KpbZnW}g 6.2 二维红外光谱原理 &8_f'+i0 6.3 二维红外光谱实验 SeZT4y*= 6.3.1 飞秒红外激光光源 c7l!G~yx' 6.3.2 二维红外光谱仪 (-'0g@0UA 6.3.3 二维红外光谱图 ^z%o]; 6.4 二维红外光谱的应用 e7bT%h9i 6.4.1 快速动态变化 ?`
eYWZ"> 6.4.2 分子结构 (LT\
IJSM 6.4.3 分子间相互作用 @Uj_+c
q 6.5 展望 x:n9dm 参考文献 ;[OJ-|Q 第7章 二维电子态相干光谱原理、实验及理论模拟 ,F?~'-K 7.1 二维光谱原理 ok>P [
&! 7.2 二维可见光谱实验装置 vBnKu 7.3 数据采集及计算 ]~
#+b> 7.4 理论 a._^E/EV 7.5 实验结果与讨论 Y0L5W;iM 7.5.1 实验 D=82$$ 7.5.2 理论模拟 2 -p 7.6 二维电子光谱应用举例 [zh4W*K_cq 附:三能级系统的三阶响应函数 {80oRD2=Q 参考文献 !7kLFW 第8章 二维飞秒时间分辨光谱概论 n<%=~1iY+ 8.1 背景介绍 dp
UdFuU" 8.2 一维傅里叶变换谱 @O<@f8- 8.3 自由感应衰减 4gv.E 0Fo 8.4 非线性响应 pRrqs+IJZ\ 8.5 信号辐射和传播 p-i.ITRS 8.6 密度矩阵方法及双边费曼图 0x]OF8=J 8.7 二维傅里叶变换谱 *_{l 参考文献 !rsa4t@t 第9章 飞秒瞬态吸收光谱及常规光路调节技术 w`.T/ 9.1 简介 N[a ljC-R 9.2 实验光路 ET,0ux9F 9.3 数据采集与计算 ! =\DC,-CB 9.3.1 瞬态光谱动力学 @`IXu$Wm( 9.3.2 数据采集 .o\;,l2 9.3.3 采集程序
rTP5-4 9.4 超快实验光路调节技巧 w;yiX<t< 9.4.1 双镜法调节光路 yBPt%EF 9.4.2 光程设定 ]{Mci]H6T 9.4.3 延迟线 <=)D=Ax/_[ 9.4.4 重合的调节 k%Ma4_Z 9.4.5 光楔的使用 ^&`sWO@= 9.4.6 偏振调节 [V> :`? 9.4.7 翻转镜的使用 -TK|Y" 9.5 超连续白光 &O+sK4P 9.5.1 白光产生简介 55>" R{q 9.5.2 白光产生条件 TbKP8zw{ 9.5.3 白光的色散与色差 vgh^fa!/ 9.6 实验检错 >bX-!<S 9.7 其他测量方法 k9^+9P^L 9.7.1 锁相放大器 -~vl+L 9.7.2 门积分平均器 D4=..; 9.7.3 电荷耦合器件 K9e~Wl<3 参考文献 o~OwE7H)A 第10章 奇异值分解及全局拟合数据处理方法 [):{5hMA 10.1 方法简介 6?3/Ul} 10.2 数据矩阵的准备 p4m^ ~e 10.3 奇异值分解的计算 h*;g0QBkl 10.4 组分的选择方法 lgkl? 0! 10.5 物理模型的建立 laUu"cS 10.6 全局拟合 =_$XP 参考文献 tr6jh=
第11章 荧光的偏振性与荧光发射的各向异性 w+Z- -@\ 11.1 荧光偏振状态的表征(偏振比和发射各向异性) RLYU\@kK? 11.1.1 线性偏振光激发 8iMF 8\ 11.1.2 自然光激发 XKz;o^1a^ 11.2 瞬时和稳态各向异性 ~-XOvKJb 11.2.1 瞬时各向异性 Fb<n0[m 11.2.2 稳态各向异性 1s{ISWm 11.3 各向异性的加和法则 ?1GY%- 11.4 发射各向异性与发射跃迁矩角分布之间的关系 55 S\&Ad$ 11.5 分子固定不动取向随机分布的情形 Q!4i_)rM 11.5.1 吸收跃迁矩和发射跃迁矩相互平行的情形 G0_&gx` 11.5.2 吸收跃迁矩和发射跃迁矩非平行的情形 ,N;))3 11.6 转动布朗运动效应 CCbkxHMf|! 11.6.1 自由转动 B#HV20\?v 11.6.2 受阻转动 |A ;o0pL 11.7 应用 XIr{U5$<6 参考文献 nc3sty1` 第12章 超快荧光测量技术 ]]el| 12.1 超快荧光测量技术简介 1a7!4)\ 12.2 荧光上转换技术 mgi,b2 12.2.1 相位匹配 iBG`43; 12.2.2 光谱带宽与群速失配 L8K0^~Mk 12.2.3 荧光上转换实验 <lC]>L 12.3 光克尔门技术 "KMLk 12.3.1 光克尔荧光技术原理 ,\BVV, 12.3.2 光克尔荧光技术实验
S304ncS|M 12.4 荧光非共线光参量放大技术 EKqi+T^=F 12.4.1 光参量放大基本原理 |0tg:\. 12.4.2 荧光光参量放大系统的基本构成 M
(+.$uz 12.4.3 数据采集系统 W[@i;f^g 12.4.4 荧光收集系统 kP)YgkE 12.5 荧光放大光谱的失真与矫正 :|Z$3q 12.5.1 影响光谱增益的因素 {SF[I 12.5.2 理论与实验的对比 Dc5bkm 12.5.3 光谱失真的解决方法 lkV6qIj 参考文献 w+q?T 第13章 飞秒激光脉冲性质表征方法 , p_G/OU
13.1 飞秒激光脉冲 VBu8}}Ql 13.1.1 激光脉冲的数学表示 d!`lsh@tF 13.1.2 脉冲波形与脉冲宽度 Qm
$(
13.1.3 色散、啁啾及其对脉冲宽度的影响 Hl4\M]]/& 13.1.4 载波位相 7N>oY$&) 13.1.5 相速和群速 vT?Q^PTO 13.1.6 波前及波前倾斜 GtF2@\ 13.2 激光脉冲脉宽测量方法 kt:)W])V 13.2.1 自相关方法 %moJF1 13.2.2 频率分辨光学开关方法 vKU`C?,L 13.2.3 光谱位相相干电场重建方法 8O;Vl 13.3 脉冲激光载波位相及波前倾斜测量 ;_iPm?Y8 13.3.1 光谱干涉仪及载波位相的测量 'g]hmE 13.3.2 波前倾斜测量 bFSlf5*H 13.3.3 非共线光参量放大的相速、群速匹配条件 ,*7H|de7 参考文献 2-~a
P 第14章 脉冲升温-纳秒时间分辨中红外瞬态吸收光谱 Ejq=*UOP 14.1 引言 H6_xwuw: 14.2 溶剂水(重水)的脉冲升温 B]1HS`*7 14.3 纳秒脉冲升温典型激光光源介绍 Yrpxy.1=F5 14.3.1 高压气体拉曼频移池 hL0]R,t;' 14.3.2 Ho:YAG脉冲激光器 wa" uFW 14.4 红外探测光源 &ik$L!iX 14.4.1 一氧化碳激光器 U|8[#@r 14.4.2 红外单色仪定标 F<5nGx cC 14.5 信号探测及数据采集系统 )!cI|tovs 14.6 数据采集系统的改进 |=\91fP68` 14.7 温度定标 Xem 05%, 14.8 红外实验蛋白样品处理方法 F+Z2U/'a 14.9 脉冲升温-时间分辨中红外瞬态吸收光谱应用实例 N<(HPE}; 14.9.1 细胞色素C热稳定性研究 kBbl+1{H 14.9.2 二硫键异构酶(DsbC)生物学异常活性研究 .!i0_Rv5x 参考文献 Yj3 P 7k$c 第15章 噪声与微弱信号测量 $&IpX M] 15.1 信噪比 +jtA&1cf 15.2 噪声的种类、来源以及相应的减噪措施 :7\9xH 15.3 随机噪声 PRD_!VOW 15.3.1 随机噪声的正态分布 +3Y!xD?= 15.3.2 典型随机噪声的频谱特性 H>?F8R_iq 15.3.3 噪声的时域特性:脉冲噪声、起伏噪声 !h>D;k6 e 15.3.4 等效噪声带宽 pW{8R^vKm 15.4 电子仪器的固有噪声 ]NtSu%u 15.4.1 热噪声 ,d|vP)SS 15.4.2 温漂的影响 hq?jdNy
: 15.4.3 散粒噪声 ~s#e,Kav" 15.4.4 接触噪声 IZ 8y}2 15.4.5 放大器级联时的噪声 NhA#bn9y? 15.5 外部干扰噪声及其抑制 Q2eXK[?* 15.5.1 外部干扰的途径 =OYQM<q 15.5.2 传导干扰的抑制 w>qCg XU3
15.5.3 公共阻抗耦合干扰的抑制 [Uli>/%JB 15.5.4 空间耦合干扰的抑制 H?uukmZl 15.6 相敏检测技术 pcH<gF(k 15.7 纳秒量级时间分辨实验中电磁干扰屏蔽举例 2zK"*7b? 参考文献 Pdw#o^Iq^ 第16章 接口及计算机控制简介 ,GrB'N{8e 16.1 常用仪器通信接口 C0fmmI0z~ 16.1.1 串行接口 8Bpip 16.1.2 并行接口 #dc1pfL!y{ 16.1.3 GPIB/IEEE488接口 gDCOLDM 16.1.4 Ethernet接口 M^6$
MMx 16.1.5 USB接口 \&a.}t 16.2 常用仪器控制编程软件 :[sOKV i 16.2.1 Visual C z/1{OL 16.2.2 Visual Basic 9cd 8=][ 16.2.3 LabVIEW e7xj_QH 16.3 常用接口编程示例 ni6r{eSQ 16.3.1 Visual Basic串口编程 0@)%h&mD 16.3.2 Visual Basic并口编程 F>+2DlA`<e 16.3.3 LabVIEW串口编程 gWrAUPS[ 16.3.4 LabVIEW GPIB编程 zoP%u,XL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