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x730050 |
2006-10-26 08:59 |
5.1 腐蚀与防护的概念 )FCqYCfk 腐蚀可分两类:一、化学腐蚀:就是周围介质在不产生电流条件下,直接与金属起化学作用,而使其破坏。如高温干燥气体和非电解溶液对金属的腐蚀。二、电化学腐蚀:金属与电解质相接触,产生电子流动,而使自身在电化学作用遭受破坏。这是腐蚀的主要形式。常见的酸碱盐溶液腐蚀、大气腐蚀、土壤腐蚀、海水腐蚀、微生物腐蚀、不锈钢的点腐蚀和缝隙腐蚀等等,都是电化学腐蚀。 O2B$c\pw 电化学腐蚀,不仅发生于可以起化学作用的两种物质之间,而且还因为溶液的浓度差、周围氧气的浓度差、物质结构的微小差别等等原因,产生电位的差异,而获得腐蚀的动力,使电位低、处于阳板地位的金属受损失。 \FM- FQK 金属的耐腐蚀能力,往往决定于与介质作用后产生的表面保护膜状况。常用的耐腐蚀金属,能产生较强的表面保护膜。这表面保护膜通常叫做钝化膜,它能阻止或延缓腐蚀的进行。但钝化膜的产生,不全取决于金属,而且取决于介质。所以一种耐腐蚀金属,只能适应某些腐蚀介质条件,用在其他场合就不行了。 p*,mwKN: 各种各样的防腐蚀办法,归结起来有两点,一、消除电化学腐蚀的动力;二、产生钝化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