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光行天下 -> 液晶显示,背光源模组技术与产业 -> 关于大尺寸液晶显示器背光源的探讨 [点此返回论坛查看本帖完整版本] [打印本页]

386921176 2012-02-11 12:00

关于大尺寸液晶显示器背光源的探讨

    *  大尺寸LCD 面板及背光源简介 S3k>34_%9  
    *  概述目前较常用的大尺寸背光源结构 /:}z*a  
    *  介绍直下型背光源的结构和发展趋势 zjrr*iw  
q|A-h'  
大尺寸液晶显示器正在广泛应用,背光源作为主要的零部件不断革新,以适应这一发展趋势。本文主要概述了目前较常用的大尺寸背光源结构,着重于直下型背光源的结构和发展趋势,并介绍各个组成零部件。 +i[w& P  
=!`\=!y  
液晶显示器轻,薄,高清晰显示,无辐射,正广泛应用于监视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投影仪,液晶电视等。 '0xJp|[xVP  
+RO=a_AS  
液晶显示器是一种非自发光显示器技术,必须借助于背光源显示影像,因而背光的发展对液晶显示的性能非常重要,但随着液晶显示尺寸大型化的需求不断增长,传统背光源的成本比重也在不断增加。背光源正在轻、薄、低功耗、高亮度、低成本上努力改善。 HGgw<Os-k  
m9Uoq[1  
1 大尺寸LCD 面板及背光源简介 > HL8hN'q'  
{:3XP<hqN  
液晶显示器通过液晶对光的调制显示信息,发展机遇和技术革新与背光源的改善息息相关,包括冷阴极荧光管CCFL( ColdCathode Fluorescent Lamp)的动态控制,外部电极荧光灯EEFL(Exterior ElectrodeFluorescent Lamp)、平面荧光FFL(FlatFluorescent Lamp)、发光二极管LED(LightEmitting Diode)背光源的发展等。 2.K"+%  
Qp?n0WXZ  
1.1 LCD 面板 'd"\h#  
(pjmE7 `"P  
L C D 面板主要是由彩色滤光片( ColorFilter),背光模块(Backlight),驱动芯片(IC),补偿膜及偏光片(Retardation film andPolarizer),ITO玻璃基板(ITO Substrate),取向膜(PI film),控制电路等组成。 M]>JI'8  
2rw<]Ce  
1.2 背光模块 swDSV1alMB  
S %"7`xl  
背光模块由光源,灯罩 Lampshade,反射板Reflector,导光板LGP(light guidePlate),扩散板(Diffuser),增亮膜 BEF(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以及外框等组装而成。其中光源有冷阴极荧光管CCFL,热阴极荧光管,HCFL ( HotCathode Fluorescent Lamp)外部电极荧光灯EEFL,发光二极管LED,平面荧光FFL,场发射背光源FE(Field EmissionBacklight)等多种。 3o'SY@'W  
8bX\^&N  
背光光源发光,进入导光板,经过传播之后,由正面以一定角度射出后,均匀分布于发光区域内,再经扩散板,增亮膜,使光线聚集在液晶显示器的视角范围内。 a`w)awb  
YSuw V)Y  
2 背光源的主要结构 rwxJR@Ttn  
8<g_JW[%  
LCD 应用有所不同,导致其相关的产品特性,如尺寸,亮度,响应速度, 分辨率,色饱和度等也有所区别。就一般而言,按照灯管的位置类,大致采用以下几种结构: k*4?fr  
(!';  
2.1 侧光式结构(Edge Backlight) b* 6c.  
Lh &L5p7  
导光板LGP(Light Guide Plate)引导光线方向,提高面板的辉度并控制亮度均匀。 a<V=C  
omV.Qb'NS  
Edge Backlight 的发光源一般在导光板侧,光源按照导光板的形式和光学上的要求有直型,L 型,U 型CCFL灯管。CCFL在侧边,没有散热问题,但CCFL提供的光量,经过导光板、扩散膜、偏光膜、液晶层、彩色滤光片等多层元件后,效率相当低。 WPE@yI(  
2="C6 7TK  
2.2 直下型结构(Bottom Lighting) r)mm8MI!Z  
^3`98y.Q  
用于大尺寸显示器时,侧光式结构无法在重量、消耗电量以及亮度上占有优势,因此不含导光板且光源放置于正下方的直下型结构便被开发出来。直下型背光源,零件少,整体的发光效率也较侧光式高。它的亮度、均匀性、色饱和度等基本满足要求。面板越大,灯管越长,灯管本身的均匀性要求更高,只好增加扩散板,却又造成亮度不足,继续增加灯管。因而尺寸越大,背光源所占成本越高,几成线性关系。但灯管的增加,耗电量也增加到液晶显示器的9 0 % ,散热问题也日益严重。 (D8'qx-M  
Y5 4*mn  
3 直下型背光的光源分类 Q9[dUdQm  
<,0& Ox  
光源系统决定了显示器的影响亮度,均匀性,LCD 所采用的发光源有CCFL,HCFL,EEFL,FFL,LED,FE 等,其中CCFL 具有高辉度、高效率、寿命长、高演色性等特性,而且其圆柱形结构很容易与光反射元件组合成薄板状照明装置,所以目前仍以CCFL为主流,但是一般认为将以白光LED 为应用趋势 ,Z%!38gGsu  
8IC((  
-o#0Yt}3  
3.1 CCFL q<JI!n1O  
7$GP#V1r/  
作为光源的冷阴极管随着导光板的快速发展而发展,导光板越来越薄,冷阴极管也越来越细,直径约2.6mm 的成为主流。 xuelo0h,  
,ASY &J5)7  
CCFL的高压电极激发电子,电子撞击N e 和A r 原子,吸收能量,升温,高能量的Ne 和A r 释放能量,撞击Hg(也可使用Xe )吸收能量,H g 释放紫外线λ = 2 5 3 .7nm ,撞击荧光粉,发出可见光。电极的电子发射不是热电子发射,故称为冷阴极管。由于电极没有灯丝,所以电极可做细,优点是高效率,稳定可靠,但要与反射板,扩散膜等一起使用,结构复杂。32" 使用12根灯管,到37" 左右灯管数增加到2 0 根左右,成本增加太快,接近整个系统的40 %多,而且每个灯管需要单独驱动,响应速度较慢,色饱和度只有约72%,同时由于汞的使用带来环境问题的隐患。 }7$\F!R  
wH#k~`M  
3.2 LED 'q*1HNwGp  
NUL~zb  
其优势在于低电压,轻,无汞,长寿命等,而且其光源光谱比以荧光粉为发光材料产生的光纯正,也是目前唯一达到和超过NTSC100% 色彩饱和度的选择。其单位耗电量能获得的辉度较高,其反应速度也比CCFL快3 倍,能够赋予液晶面板高的附加值。以RGB 三种LED为光源,按序切换点亮,可取代昂贵的彩色滤光片CF .但是价格相对较贵,耗电量相对较大。 HIh oYSwB  
v *:m|wl  
3.3 混合型 PJ Air8  
*OF7 {^~&  
LED 混合背光源技术,可大幅提升液晶电视显示质量,采用AFLC 区域亮度控制技术(Area - Focused Luminance Controllable),可自行分析影像数据,自动调整特定部位明暗度,使亮的部份更亮,暗的部分更暗。 nbpN+a%  
q#\eL~k  
混合型LED 背光液晶显示器,色饱和度可到110%,对比度可到10000:1.8ms 以下的响应速度,采用IPS 广视角技术,上下左右视角达178 度。采用LED 与荧光灯的混合背光源显示器,色饱和度也可到105%,比使用荧光灯背光源的显示器高出45% 以上,而成本只有LED背光源的6 0 % 左右。 PfrW,R~r  
ijhMJ?3  
场发射背光源FE FE 背光源的显示特性和成本优势,将来也会有一席之地。 *8XGo  
Fr%KO)s2  
有机LED OLED 这是一种未来显示器,但也可用作背光源,它简化了背光源的光学结构,驱动电压低,但目前的问题是寿命较短,效率不高,对低温敏感,价格昂贵。 $ ]81s`  
m Xw1%w[*  
4 背光源其它零组件组成 1shvHmrV  
N&>D/Z;"  
4.1 导光板(只应用于侧光型背光) Vxgc|E^J  
TU. h  
导光板材料形状和材料决定了出射光源的辉度和分布。 sZ4H\  
R4qk/@]t  
最常见的是印刷式的导光板,以距离光源远近为依据,使用高反射光源物质,如SiO2及TiO2 分布于导光板底面,利用印刷材料吸收再扩散的性质,破坏全反射造成的内部传播,使光从正面均匀分布。 V,M8RYOnC!  
G8oQSo;D  
非印刷式包括射出成形导光板,采用蚀刻,切削方式,喷砂方式再加工,扩散式。 G#% =R`k/  
rbtPG=t_R  
蚀刻式将印刷点的设计在模具上,切削式在导管板正面切削出一条条长的沟槽,喷砂也是在模具模仁上形成粗面分布,扩散方式则将直接P M M A 注入导管板内部,在辉度上,蚀刻导光板不如印刷导光板。 3YT _GW{  
]c5GG!E-g  
4.2 反射板/膜 Reflector BLJ-' 8G  
^$#Q_Y|  
侧光式背光模块的反射板放置于导光板底部,将自底面漏出的光反射回导光板中,防止光源外漏,以增加光的使用效率;而直下型背光模块则是将反射板置于灯箱底部表面或黏贴于其上,将经扩散板反射之光束由灯箱底部在此反射回扩散板以被利用。 alu`T c~  
wOk:Q4OjL  
常用金属反射膜,金属导电性能越好,穿透深度越浅,反射率越高,因而金属反射膜的材料都使用高导电度的金银铜等。 5!cplx=<  
d#z67Nl6  
4.3 扩散板/片 Diffuser cL WM]\Y  
\R#XSW,  
一般传统的扩散膜是在扩散膜基材中,加入化学颗粒,作为散射粒子,而现有的扩散板的微粒子分散在树脂层之间,所以光线在经过扩散层时会不断地在两个折射率相异的介质中穿过,同时光线还会发生很多折射、反射与散射的现象,如此达到光学扩散的效果。扩散板/ 片提供均匀的面光源,同时还起到支撑其他膜片的作用。 4*dT|NU  
 03#_ (  
由于材料化学颗粒的性质,将会无可避免造成吸光且光的散射混乱,对于一个固定距离的观测者来说,将会有部分的光强被浪费。再加上化学制程较费时,所需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此外还有许多使用其他材料,工艺制作的扩散板等 pI^n("|  
7I.[1V`  
6% ,Q  
光经扩散后指向性较差,须利用增光片来修正光的方向,它通过光的折射与反射来达到凝聚光线提高正面辉度的目的,以多元酯或聚碳酸酯为材料,表面结构一般为棱形柱体或者半圆柱体,能将大角度的光线折至较正向的角度,缩小光线分布,达到正向集中, 使整体的背光模块的辉度提高60%~100%.通常一个背光源会使用两片增亮膜,彼此方向垂直,增加辉度。 L]tyL)  
uuC/F_='B  
原来接近垂直的光线,在进入增光片后,会产生全反射,再次回到底层的反射板,然后再返回,经过一定的路径后,势必有一定量的衰减,所以对于原本小角度的光线,反而会没有实质上的帮助。 W@0(Y9jdg  
]JM9 ^F  
4.5 偏光转换膜(P-S converter) "M*\,IH  
0bd.ess  
在现有的LCD 面板设计中,对光源模块过滤掉S-ray 平行光,允许P-ray 光源通过,利用单一的偏振光来驱动或照明LCD 面板,所以会在光线进入液晶面板前先经过偏光板,该偏光板会吸收掉某一偏光方向的能量,而冷阴极管所产生的光为非偏正光,在通过第一片偏光板时,有一半以上的光能量会被吸收掉,使光使用效率非常差。采用偏光转换膜,它的功用是使光源做偏振态的转换。利用反射偏光板将可通过与不可通过LCD 偏光板的光分离,然后利用反射板反射回来的光转换为可用的偏光,达到亮度提高的目的。 igQyn|  
(p2a{v}fEz  
一种添加反射式偏光转换膜的DBEF(Dual BEF),集合了集光和偏光转换的功能,除了正面亮度提升外,大视角的亮度也得到提升。 WMC6 dD_6e  
(HJ60Hj  
DBEF 的结构原理 以上均为常用的元件,在侧光型背光和直下型背光中,膜片的排列也略有不同。 -FPl",f=r  
[j/-(?+  
5 结语 ~gAx  
C eg6 o &^  
侧光式背光源主要应用于桌上型电脑和笔记本电脑显示器,液晶电视使用直下型背光源,目前仍已CCFL为主,但随着面板的增大,其成本和光利用效率均不理想。短期内比较容易的替代方案是EEFL背光源。 \4&g5vE  
z DK+8  
LED的色饱和度以及发光效率仍然在改善中,如果解决将成为主流。
andyyu 2012-02-29 00:47
   )eFK@goGeb  
thanks! s6$3[9Vh&9  
venmy 2012-03-04 17:00
不错的东西
like628 2012-03-07 10:26
我们公司的胶料在友达光电产品中一直在用,有做背光模组的朋友可以合作一下哦!手机:15050236038[attachment=39916][attachment=39917][attachment=39918][attachment=39919] "" U_|JH-  
}]I?vyQ#V  
vkbsee 2012-03-26 17:29
谢楼主分享
z47635219 2012-07-21 13:40
请问楼主,可以使用激光(如三色的RGB激光)作为背光模块的光源吗? 激光相比LED灯,能量又高,色饱和度又好,能耗还低,不是应该更好吗?请问现在有哪家公司做这个吗?
杨帅民 2012-07-21 16:28
挺好的
杨帅民 2012-07-21 16:36
非常棒
z47635219 2012-07-26 13:45
thank you very much!!!!!!!!!! thank you very much!!!!!!!!!!
z47635219 2012-08-29 10:57
楼主 谢不回答我的问题
查看本帖完整版本: [-- 关于大尺寸液晶显示器背光源的探讨 --] [-- top --]

Copyright © 2005-2025 光行天下 蜀ICP备06003254号-1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