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qdesign |
2010-12-28 11:19 |
科技日报评出2010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
由科技日报社组织,部分院士、多家中央新闻单位以及本报读者参与评选的2010“福田汽车杯”国内十大科技新闻今天揭晓。 fI_I0dc.p 2010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是(按发生时间顺序): #{m~=1%;Ya nOH x^( 一、我国迄今最大的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上海光源”通过验收 0:CIM D<16m<b 我国迄今最大的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上海光源”1月19日通过国家验收。光源的能量位居世界第四,是世界上性能最好的中能光源之一。每年供光机时超过5000小时的“上海光源”每天可容纳几百名科研人员,在各自的实验站上,使用同步辐射光进行多学科前沿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应用。 )g()b"Z
#> am'11a@* 二、科技让世博更精彩 z154lY}K Z}8khNCYr 前沿的技术创新成果全面助力上海世博会,展现出中国科技界自主创新的实力与风采。世博科技行动实现了上海世博会园区的低碳排放、生态和谐、资源综合利用、管理运营的便捷高效安全,此外,还让中国馆、主题馆、网上世博会等展览展示更加精彩。 XTibx;yd< R/_bk7o]H 三、我科学家首次实现远距离自由空间量子态隐形传输 !R 2;]d* o4^|n1vN 用“稍触即溃”的量子态传输信息,可以实现信息的绝对安全。我科学家成功实现16公里的量子态隐形传输,比此前的世界纪录提高20多倍。该实验结果首次证实了在自由空间进行远距离量子态隐形传输的可行性,向全球化量子通信网络的最终实现迈出了重要一步。 TZl^M h[a ,w9:)B7 四、体细胞“变身”多能干细胞机制被揭示 K+s@.D9J R2e":`0I 我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成功揭示了体细胞逆转为多能干细胞的启动机制,发现了4个关键基因在逆转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揭示了间充质—表皮细胞转换过程在诱导多能干细胞形成中的关键地位。 uIvAmc4 !Qqi% 五、我自主研制出世界首台脊柱微创手术机器人 5 $vUdDTg `GBa3 我科学家成功研制出的专门用于脊柱微创手术的机器人系统,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可以通过机械的精准定位替代医生在放射线下手术操作,既提高了手术的精准性,又能降低手术风险,同时还能降低对医生的放射损害。 **D3.-0u& ]T?Py) 六、我国第一座快中子反应堆首次临界 |[ )e5Xhd NrVE[Z# 发展和推广快堆,被认为将从根本上解决世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问题。7月21日,我国第一座快中子反应堆“中国实验快堆”首次临界,意味着我国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技术实现了重大突破,成为世界上第8个拥有快堆技术的国家。 E.'v,GYe I*SrKZb 七、“蛟龙”顶起中国纪录,我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掌握3500米以上载人深潜技术国家 jDV;tEY#^ _K4E6c_ 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3000米级海试取得成功,最大下潜深度达到3759米,超过全球海洋平均深度3682米,这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法、俄、日之后,第5个掌握3500米以上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 MR?5p8S#g -J06H&/k 八、嫦娥二号升空 9tMaOm H;~Lv;,g, 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卫星顺利升空。在奔月过程中,嫦娥二号飞行测控将首次验证我国新建的X频段深空测控体制,使我国深空测控通信能力将扩展到“地球—火星”间的距离。 C'wRF90 ki8;:m4 九、“天河一号”高效能计算机问鼎全球 ?f8)_t}^\ @{X<|,W9w 11月17日,国际超级计算TOP500组织正式发布第36届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制的“天河一号”,以峰值速度4700万亿次和持续速度2566万亿次每秒浮点运算速度刷新国际超级计算机运算性能最高纪录,一举夺魁。 zAZ+'9LB ]U,c`?[7# 十、我国高铁跑出486.1公里时速,再次刷新世界纪录 BM
vGw mnG\qsKNLK 12月3日,由中国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公司研制的“和谐号”CRH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在全长1318公里的京沪高铁跑出创世界铁路运营时速最高纪录的486.1公里,标志着我国高铁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I9eBm NKSK+ll2 (来源:科技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