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l10501 |
2009-09-11 22:32 |
翻译Zemax手册物理光束传输
说明1:本人曾经做过半年时间的大功率光纤激光准直工作。理论资料参考《Opotial System Design(Fisher)》和《工程光学设计(萧泽新_第二版)》;模拟软件使用Zemax。有鉴于当时关于这方面的中文资料难找(因为手头上的Zemax中文手册只有网上广为流传的2003版,但它没有翻译POP这一章;后来看到光研公司出了全部的中文版,据说要400多元,自己舍不得买,于是只有啃英文原版了),所以现在特将此章译出,以方便广大同行交流。译文仓促,疏误再所难免,恳请大家原谅。Zhl10501于HangZhou.2009.09.11 }!-BZIOlO oAaUXkQE 说明2:本翻译版中的章节和页码数,均以英文原版ZemaxManual(2008)为标准。 x[XN;W& BPRhGG|9j 第21章 物理光学传输 ;Z:zL^rvn Introduction介绍 3i1e1Lj1 ]6JI(( 强调à本特性仅在Zemax_EE版中可以使用。物理光学传输较为复杂,我们强烈推荐用户在使用之前阅读并理解本章内容。 'u"r^o? es]S]}JV 几何光学通过光线追迹来模拟光学系统。光线是一种假象的线条,它代表着由等相面构成的波前[曲面]的法线。无论是光线,还是波前,均可以表征一个光束。然而,光线和波前的传播[方式]确是不同的。光线沿直线传播,每条光线之间互不干涉;但是波前却是自相干传播。因此,光线模型和波前模型在描述光束通过自由空间或光学元件时,其传播方式不同。光线模型在描述绝大多数光学系统时都是极其有效的,并具有快速,柔韧的特点。然而,光线[模型]却不适合模拟一些特定的重要效应,例如衍射。 "eKNk ]M2<b:yo Zemax确实有一些基于光线[模型]的衍射计算,例如衍射MTF或PSF。这些衍射计算做了一个简单的近似:[假定]所有的重要衍射效应只发生在从出瞳到像[的区间]。这有时被成为“单步”近似。在从物体出发,穿过各个光学元件和空间介质,并以各种方式到达像空间出瞳处的过程中,[我们]使用光线[模型]传播光束。对于分布在出瞳处的透射光线,计算出相应的振幅和相位差,用以还原出复振幅波前。在单步近似中,随后使用衍射积分来计算传播到焦点附近区域的复振幅波前。 YT:])[gVV g Mhn\ 几何光学和单步近似法对于大多数传统光学设计相当适用。其中,光束除了最终像外,均不在焦点附近。然而,这一模型在以下若干重要场合遭到破坏: \X&LrneR"t jm~(OLg 1. 当光线到达介质焦点处,特别是截迹光束时(光线模型自身不能正确的预测焦点附近的光线分布)。 [fVtQ@-S! & !0 [T
2. 当考虑远离焦点的衍射效应时(光线[模型]仍然保持振幅和相位的均匀,波前[模型]却形成了振幅和相位结构)。 X{2))t%
Py?EA*(d# 3. 当传播距离很长,并且光束是几乎准直的时(准直光线经过任意距离仍然保持准直,然而实际光束却要衍射并发散)。 QN!.~> k)l*L1Y4: 物理光学使用传输波前来模拟光学系统。光束是通过离散的采样点矩阵来描述的,类似于几何光学分析使用的离散采样光线。整个[采样点]矩阵通过光学表面之间的自由空间传播。在光学表面之间,通过计算传输函数,来得到从一个光学面到其它光学面的传输光束。对于任意相干光束,物理光学模型允许非常详细的研究,这包括: { zGM[A z +NxO!y 1. 任意形式的高斯[光束]及高阶多模激光束(用户自定义光束) gN"Abc P|M#S9^] 2. 光束可以沿任意视场传输(斜光束) :.xdG>\n3 x.gRTR`7( 3. 可以计算光学系统中任意表面的[光场]振幅,相位和强度 *c"tW8uR /eFudMl 4. 有限透镜孔径效应,包括空间滤光片 +[W_Jz <$m=@@qg 5. Zemax可以通过光线追迹,精确计算通过任意光学元件的[光束]传输。 #p<1@, x[%z \ 通常来讲,相比于常规光线追迹,物理光学模型能够更加精确和详尽的预测远离焦点的[光场的]振幅和相位结构。然而,对于物理光学传输分析也有一些缺点: w?u4-GT X0G
Mly 1. 物理光学通常比几何光学要慢; f9`F~6$ wXj!bh8\r 2. 因为整个光束矩阵必须一次性存储在内存中,所以对于大的采样矩阵,需要相当大的RAM; XLG6f(B= F J})#43P 3. 采样限制了能够精确模拟的光束像差量级。对于大像差系统,应该使用几何光学[模型]。 J2tD).G JQ9JWu%a 下面几节将概述物理光学传输算法和Zemax使用这一特性所需的适当信息。 BNA` Cc1VV |q0MM^%" Support for multiple processors多进程支持 Ojea~Y]Sr Kterp%J? 在Zemax中,物理光学传输一般被设计为在多CPU计算机下工作。拥有双CPU或多CPU的计算机将比单CPU计算机或得更快的执行效率。 M
mihWD02 .Ioj]r Diffraction propagation衍射传播 *^h$%<QI BbCt_z' 关于衍射传播的理论和方法在可以在书本中找到详细资料。Zemax中使用的方法是基于如下参考书: :Ng4?
+@r SLCV|@G 1. Goodman, Joseph W., Introduction to Fourier Optics, McGraw-Hill, New York (1968). o>3g<-ul MXQS6F# 2. Lawrence, George N. "Optical Modeling", in Applied Optics and Optical Engineering, Volume 11, R. R. Shannon and J. C. Wyant, eds., Academic, New York (1992). A'jw;{8NpF nMz~.^Q- 这里仅仅概述Zemax物理光学传播中,与材料相关的部分。 Kr;7~`$[ +i %,+3#6 译者注:以下部分均为Gaussian光束表征和传播的理论基础,由于比较复杂,且译者觉得用户即使不懂这部分内容,也可以根据后面的其他内容使用Zemax的POP功能,所以,在此仅将标题列出,内容部分如需翻译,以后再补。 m\h. sg& :Fvd?[ 电场的表征 ^M51@sXI7 0zscOE{ Fresnel数 CBj&8#8Z 1m$< %t.> 近场和远场 CO+[iJ,4C+ Muhq,>!U 角谱法传输 SfHs,y6 naQ0TN, Fresnel衍射法[传输] WKHEU)'! xt{f+c@P 选择正确的传输因子
*jAw @(;zU~l/ Frauhofer衍射法 Stq
[[S5P !;[c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