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hyanhui |
2007-05-14 20:10 |
眼底照相机光学系统中杂光和鬼像的控制
摘要: 论述了眼底照相机的原理和控制杂光及鬼像的方法。通过精心设计照明系统的接目物镜,使其各个光学表面产生的鬼像位于较理想的位置,并通过在照明光路中加入较少的黑点板予以消除。同时通过使照明系统的环行光阑与照相系统的孔径光阑处于相互共轭的位置上,达到消除照明系统产生杂光和鬼像的目的。 ht2J, 1t 关键词: 光学设计; 眼底照相机; 杂光; 鬼像 g}$B4_sY 中图分类号: TB851; R774.1 文献标识码: B t8.^Y TI 文章编号: 1002-1582(2000)02-0139-03Control of ghost and scatter light in retinal cameraCUI Gui-hua xu.TS (Optical Engineering Dept.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1) Abstract: A method for clear up the harmful light such as scatter light and central ghost in retinal camera was introduced. In designing the objective lens of the illumination, we set the ghost generated by some optical surfaces at nearly same position, and then added some black spot plates in the illumination path, also conjugated the ring-like stop of the illumination system with the aperture stop of photography system. v.F|8 cG Key words: optical design; retinal camera; scatter light; ghost1 7{p6&xXx 2%vG7o,# 引 言 |!L0X@>
xM$AhH 人眼的视网膜又称为眼底,是人眼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眼的病态,除小部分是因为角膜、水晶体等而引起的外,大部分是因为眼底病态而引起的。因此,眼底是诊断眼病甚至是全身多种疾病的重要依据。眼底照相机是用来观察和记录眼底状况的眼科医疗光学仪器,它能够将眼底图像以黑白或彩色照片的形式记录和保存下来。 w%$J<Z^-? BBa!le9P 世界上的第一台眼底照相机是由德国蔡司工厂于1925年首先试制成功的,经过七十多年的努力,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著名的眼底照相机的生产厂商如OLYMPUS、NIKON、TOPCON、CANON、OPTON、KOWA等生产了一系列的手持式、台式、电视式以及体视眼底照相机。但在我国,眼底照相机的发展还处在相对落后的状态,国内某些医疗器械生产厂也曾生产过一些型号的眼底照相机,但终因光学系统的杂光和鬼像没有很好地控制,而很难得到清晰的对比度较好的眼底照片。 !:Ob3Mq\ k,61Va 2 眼底照相机的原理 Pr3>}4M 7*>,BhF# 眼底本身是不发光的,自然界中各种光线进入眼球后,虽然能照亮眼底,但光线很弱,不足以用来观察眼底,更不必说照相了。由于人眼角膜的反射光相对眼底的亮度来说过于强大,因此眼底照相机必须包括一个能用较强的光照亮眼底的照明系统和一个能避开人眼角膜上的强烈反射光对底片影响的成像系统。一个完整的眼底照相机光学系统如图1所示,它是由照相系统、照明系统和观察瞄准系统三部分组成。 814cCrr,o
y>0Gmr 图1 眼底照相机光学系统原理图。1—接目物镜;2—中空反射镜;3—成像物镜;4—目镜;5—底片;6—孔径光阑;7—照明物镜;8—黑点板;9—灯;10—聚光镜;11—环行光阑 |%uy{ >cH}sNHy 2.1 照相系统 O+t'E9Fa =g$%jM>35 一般的照相系统只要有摄影物镜和成像底片即可,而眼底照相机的照相系统则要包括接目物镜、成像物镜和底片三个部分,即在眼底照相机中,摄影物镜被分成了两组——靠近人眼的接目物镜和靠近底片的成像物镜。其原因是:病眼可能存在光焦度不正,而且差别往往很大。进入照相机的光线可能是平行光(正常眼),也可能是会聚光(近视眼)或发散光(远视眼),只用一组物镜往往难以适应各种不同的病眼。另一方面,为了提高照相质量,要求采用共轴照明系统,为此也要求将摄影物镜分裂成两个部分。接目物镜既是照相系统的一部分,也是照明系统的一部分。 H^+Znmo \lF-]vz* 2.2 照明系统 uQ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