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光行天下 -> 讯技光电&黉论教育 -> 反射光束整形系统 [点此返回论坛查看本帖完整版本] [打印本页]

infotek 2024-11-12 07:57

反射光束整形系统

光束传输系统(BDS.0005 v1.0) MD 62ObK!  
LKx<hl$O  
二极管激光光束使用无色散离轴反射装置进行准直和整形 .0gF&>I}  
o/6 'g)r*  
7: cmBkXm  
E/Ng   
简述案例
Mjr19_.S  
,Zs"r}G^  
系统详情 1lf 5xm.  
 光源 a7_&;  
- 强象散VIS激光二极管 5VXI/Lw#  
 元件 6y4&nTq[  
- 光束准直和整形的反射元件(例如圆柱抛物面镜) UF$JVb  
- 具有高斯振幅调制的光阑 oU`J~6.&S  
 探测器 Uql|32j  
- 光线可视化(3D显示) '%} k"&t$i  
- 波前差探测 ]l~TI8gC  
- 场分布和相位计算 eOdB<He36  
- 光束参数(M2值,发散角) Jh)x_&R&Q  
 模拟/设计 2L!wbeTb;  
- 光线追迹(Ray Tracing:):基本系统预览和波前差计算 [ BpZ{Ql  
- 几何场追迹+和经典场追迹(Geometric Field Tracing Plus (GFT+) & Classic Field Tracing): Xc!0'P0T  
 分析和优化整形光束质量 !MNnau%O  
 元件方向的蒙特卡洛公差分析 f=f8) +5  
tt=JvI9>  
系统说明 NukcBH  
(#t"u`_Ee  
&YU; K&  
模拟和设计结果 2(<2Gnpl  
ST *\Q  
ROv(O;.Ty  
场(强度)分布                                   优化后
数值探测器结果 1%R8q=_  
Vo@gxC,  
f2abee  
l4:5(1  
I>(3\z4s  
总结 ZYi."^l  
:nYnTo`  
实现和分析高性能离轴和无色散反射光束整形装置。 W'B=H1  
1.模拟 5Wyo!pRi  
使用光线追迹验证反射光束整形装置。 >Fzs%]M  
2.评估 L7}dvdtZ0  
应用几何场追迹+(GFT +)引擎来计算场分布和评价光束参数。 VD,p<u{r  
3.优化 S>! YBzm&X  
利用一个具有高斯形状孔径函数的光阑和经典场追迹引擎来优化M2参数。 ?hXeZB+b4  
4.分析 WFYbmfmV  
通过应用蒙特卡罗公差来分析方向偏差的影响。 Ep.Q&(D >  
Ui^~A  
对于复杂的光束整形装置,特别是离轴系统,可以使用VirtualLab来进行高效的模拟和分析。模拟过程中,根据情况应用不同的模拟引擎。 8`0/?MZ)   
m#^ua^JV  
详述案例 Q^|ZoJS  
u@"nVHgMJ  
系统参数 ;g:!WXd  
^~iFG+g5  
案例的内容和目标 X*Qtbm,  
0pC}+ +  
在BDS.0001,BDS.0002,BDS.0003和BDS.0004案例中,研究了折射光束传输系统。 4IT`8n~  
4=Wtv/ 3  
\$iU#Z  
 目标是准直并对称由激光二极管发射的高斯光束。 y,.X5#rnX*  
 之后,研究并优化整形光束的质量。 T&ECGF;Y/  
 另外,探讨了镜像位置和倾斜偏差的影响。 )37.H^7  
pKnM=N1f  
模拟任务:反射光束整形设置 G[pDKELL  
引入的反射光束整形装置是基于一个反射镜系统,此系统由两个抛物面圆柱反射镜镜与抛物面截面反射镜组成。焦点距离和镜子的位置取决于输入光束的发散角。 2NNAsr}L  
<fZ?F=  
/CE]7m,7~K  
e Qz_,vTk  
&J <km  
GW29Rj1  
规格:像散激光光束 S m%\,/3  
XVlZ:kz  
 由激光二极管发出的强像散高斯光束 JFJ_ PphvD  
 忽略发射区域在x和y方向可能发生的移动 MKnG:)T<?l  
0Bo7EV  
#lf3$Tm D  
C0eqC u)Q  
_>6xU t  
\L-K}U>J  
规格:柱形抛物面反射镜
B5nzkJV<X  
                         Zgw;AY.R>  
 有抛物面曲率的圆柱镜 mr4W2Z@L  
 应用用锥形常数.-1来实现锥形界面 fpDx)lQ  
 曲率半径等于焦距的两倍 [\Ks+S  
{hXIP`  
tfSY(cXg'T  
规格:离轴抛物面圆柱镜(楔型) T;4& ^5 n  
A<1:vV  
 对称抛物面镜区域用于光束的准直 =u*\P!$  
 从VirtualLab元件目录使用离轴抛物面镜(楔型) $RFy9(>  
 离轴角决定了截切区域 ae&i]K;  
WT-BHB1  
  
规格:参数概述(12° x 46°光束) 7lC );  
/uh?F  
   'V*ixK8R0  
F7FUoew<  
光束整形装置的光路图 MM+xm{4l  
go6XUe  
,C=Lu9  
 由于VirtualLab的相对坐标系统,则仅需设置z方向的距离。 AM[#AZv  
 因为离轴抛物面镜的位置是相对于它的焦点,那么到反射镜2的距离z必须是负的。 4/z K3%J  
TL29{'4V  
反射光束整形系统的3D视图 ??'>kQ4  
zq:+e5YT?T  
U #u=9%'  
'aWrjfDy:  
 光学元件的定位可以通过使用3D系统视图来显示。 ?yfw3s  
 绿线表示生成的光轴,由VirtualLab的基础定位方法生成(仅仅设置了距离z和倾角)。 5$<\  
^ B>BA  
详述案例 Wk0"U V  
JQo"<<[  
模拟和结果 Gr&)5hm$  
pG|+\k/B  
结果:3D系统光线扫描分析 h^H~q<R[T  
 首先,应用光线追迹研究光通过光学系统。 6> fQe8Y  
 使用光线追迹系统分析仪进行分析。 ?!uj8&yyf  
)1EF7.|  
file used: BDS.0005_Reflective_BeamShaper_01_RT.lpd }o'WR'LX  
~]d3 f  
使用参数耦合来设置系统 oy;g;dtq  
<hJ%]]  
O/?Lk*r  
自由参数: c,v?2*<  
 反射镜1后y方向的光束半径 ;$VQRXq  
 反射镜2后的光束半径 \8KAK3i'  
 视场角,这决定了离轴取向(这些值保存为全局变量) l{2Y[&%  
 由于功能原理,所有系统参数(距离,焦距,直径)可以由光束参数分析计算。 hxXl0egI  
 对于此计算,应用了嵌入的参数耦合功能。 =SY`Xkj[  
Wubvvm8U  
Oi?+Z:lak  
-MCDX^ >P  
PsV1btq]  
kn^? .^dVX  
!U 6 x_  
自由参数: *(?tf{  
 反射镜1后y方向的光束半径 ]1^F  
 反射镜2后的光束半径 60iMfc T  
 视场角,这决定了离轴取向(这些值保存为全局变量) "8NhrUX  
 基于光束发散角和直径(x和y方向)焦点,可以计算并设置反射镜的直径和距离z。 lCX*Q{s22  
0sQt+_Dl%L  
LdPA`oI3j  
 如果这个例子评估20个参数,那么返回到光路图(LPD)。 'X$J+s}6&  
]ZbZ]  
DJ!<:9FD  
结果:使用GFT+进行光束整形 #77p>zhY  
:/.SrkN(A7  
A~!v+W%vO1  
q#6K'=AC  
8+?|4'\`  
 现在,利用几何场追迹+计算生成的光束剖面。 @[s+5_9nk  
8F;r$i2  
Jtv~n  
 由于离轴设置,光线分布显示出轻微的不对称形状。 tn\PxT  
A_ftf 7,  
 不过,场分布几乎是对称的(最好是使用伪色(false colors))。 ){sn!5=  
|)4aIa  
 产生的相位是完全平坦的,产生的波前误差: Gy3t   
fbjT"jSzw  
d4r@Gx%BE  
B=R9K3f  
file used: BDS.0005_Reflective_BeamShaper_01_RT.lpd 8M_p'AR\,y  
l)d(N7HME  
结果:评估光束参数 ;;Y>7Kn!u  
V+Tu{fFF7E  
1Fs:&*=  
 从生成的整形光束场分布,可以评估光束参数。 可以直接通过使用探测器界面实现。 M?nYplC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对光束半径,发散角和M²值感兴趣。 x,+2k6Wn!  
G|LJOq7QB  
8 etNS~^  
 整形光束在x和y方向上显示了一个几乎相同的半径。 发散角大约是4urad。 n6 VX0R  
 M²值明显高于1。(与理想高斯光束相比,高M²值是由光束偏离引起的) p_Yx"nO7  
M In6p  
file used: BDS.0005_Reflective_BeamShaper_02_BeamShaping.lpd "A>/m"c]*  
L+]|-L`S  
光束质量优化 ?S~@Ea8/M  
kzb%=EI  
< 9 vS  
 通常,使用合适的高斯调制光阑以用于优化M²值。 因此,我们使用测量的半径作为腰束半径(消除发散角)来生成一个高斯光束。 }23#z  
 之后,将接收场转换成一个透射函数。 将该传输函数用作光阑(在一个透射函数元件中)。
~R$Ko(N  
o=}vK[0u  
结果:光束质量优化 f-'$tMs  
^gu;  
FZi'#(y  
 由于通过高斯孔径传播,光束显示出理想高斯形状。 因此,M²值在两个方向上几乎都是1。 W3h{5\d!  
O\5q_>]  
IuW5LS  
R3<2Z0lqy  
 然而,光束半径是略有减少。(光束半径显示在最后一张幻灯片是由于其偏离了理想高斯。) 8YLS/dN0 w  
8K;wX%_,  
G^6\OOSy  
file: BDS.0005_Reflective_BeamShaper_03_BeamOptimization.lpd `SN?4;N0  
@&4s)&-F  
反射镜方向的蒙特卡洛公差 ;/- X;!a>  
8va&*J? 2  
 对于公差,在随机模式下我们使用参数运行特性。 _ITA$ #  
q_gsYb  
'C")X  
 这意味着参数变化是的正态 xtN=?WjVe0  
q@6Je(H  
)h&*b9[B=  
4or8fG  
QN'v]z  
 对于这个例子,假设每个反射镜都有±0.1°的角度偏差(绝对的方向)。 由于这个偏差,整形光束的波前差明显增加。 M?FbBJ`sF  
这意味着,波前对对齐误差很敏感。 !J%m7 A  
bpv?$j-j  
:{tj5P!S  
L(ni6-  
file used: BDS.0005_Reflective_BeamShaper_04_Tolerancing.run XY*KWO  
>_m4 idq1  
第一个随机公差的典型强度分布:(相应的均方根波前差:1.08λ,40.4λ,140λ) Z,ZebS@yG  
Jemb0Qv  
|#rP~Nj)  
EvJ"%:bp  
由于波前差和因此校准的偏差更大,M²值明显增加。可以使用高斯孔径来减少。 Z9+xB"q2  
/EXub U73  
总结 1$^=M[v  
y9@DlK  
实现并分析高性能离轴和无色散反射光束整形装置。 P:3%#d~q  
1.模拟 Z"u|-RoBV  
通过使用光线追迹来验证反射光束整形设置。 yS2[V,vS7  
2.研究 wsg u# as|  
为了计算场分布和评价光束参数,应用几何场追迹+(GFT+)引擎。 A[mm_+D>  
3.优化 5%Xny8 ]|D  
通过使用显示出高斯整形孔径函数和经典场追迹引擎来优化M2参数。 IY=CTFQ8lm  
4.分析 |vLlEN/S  
通过应用蒙特卡罗公差来分析取向偏差的影响。 3~uWrZ.u  
可以使用VirtualLab Fusion非常有效地模拟和分析复杂的光束整形装置,尤其是离轴系统。为此,根据情况应用不同的模拟引擎。 R2%>y5dD  
g0n 5&X  
参考文献 F#az&  
[1]M. Serkan, H. Kirkici, and H. Cetinkaya, “Off-axis mirror based optical system design for circularization, collimation, and expansion of elliptical laser beams”, Appl. Optics 46, No. 22, 5489-5499 (2007). LmA IvEr  
Om/mpU/U  
进一步阅读 B<A=U r  
$sTvXf:g  
进一步阅读 ^9zFAY.|  
 获得入门视频 $!-a)U,w$B  
- 介绍光路图 k"V@9q;*  
- 介绍参数运行 m@W\Pic,j.  
 关于案例的文档 j& x=?jX  
- BDS.0001: Collimation of Diode Laser Beam by Objective Lens ncy?w e  
- BDS.0002: Focus Investigation behind Aspherical Lens ,aLdW,<6  
- BDS.0003: Optimization of a Lens Doublet for Laser Beam Focusing 5csqu^/y  
- BDS.0004: Focal Beam Size Reduction by Generating a Bessel Beam using Axicon Pair
查看本帖完整版本: [-- 反射光束整形系统 --] [-- top --]

Copyright © 2005-2025 光行天下 蜀ICP备06003254号-1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