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光重构非均匀螺距软物质超结构研究获新突破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材料生物学与动态化学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朱为宏教授和物理学院郑致刚教授在光可重构的非均匀螺距软物质超结构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Light-Reconfiguring Inhomogeneous Soft HelicalPitch with Fatigue-Resistance and Reversibility”为题,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美国化学会志》上(J. Am. Chem.Soc., 2022, 10.1021/jacs.2c08505)。 0hemXvv1 ;t{q]"? W 一个挑战性难题:液晶软结构多自由度调控 q*&R&K;q ]$@a.#} 利用光实现液晶软物质超结构的多自由度动态操控在信息光子学、分子工程与软凝聚态物理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与应用意义。然而,受限于传统光响应分子的热稳定性和抗疲劳度,实现软物质超结构的多自由度控制,进而对光谱信息的波段、带宽、反射率、偏振响应等实时操控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液晶是典型的软物质光学超材料,具有优异的外场响应性、自组装性、光学各向异性和动态可控性,广泛应用于光信息处理、成像和显示。 N; g@lyo xQu|D>kv87
[attachment=115242] Jbu2y'zE 引入宽光谱光控吸收剂,实现对液晶软物质多自由度调控 A`Z/B[) 该工作基于液晶材料的独特性质,创造性地设计并引入一种具备宽吸收光谱的光控吸收剂,结合朱为宏课题组发展的内源手性光开关,实现对液晶螺旋超结构的多自由度(螺距和螺距分布)的可逆光操控。手性光开关赋予液晶螺旋结构的螺距可调性,光控吸收剂具有可变的宽光谱吸收、优异的热稳定性、良好的抗疲劳性和与液晶良好的相容性等优点,通过调节液晶盒内部透射的光强,可进一步对螺距分布的调控,实现液晶螺旋从均匀螺距到非均匀螺距的可逆重构。通过对液晶施加电场,可将液晶螺旋结构从站立螺旋转变为躺倒螺旋,从而实现对液晶螺旋超结构的多自由度操控。这种结构多自由度操控使光谱的波段、带宽、反射率、偏振响应的动态实时光控这个长期困扰学术和工程领域的难点问题得以解决。 QhZg{v[d U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