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格 |
2020-05-11 07:39 |
关于“镜头在一个物距成像OK后,可以认为镜头成像OK”的思考
原本认为“镜头在一个物距成像OK后,可以认为镜头成像OK”,但在实际案例中,却推翻了这个“认为”。 .>1Y-NM 案例表现情况如下表: H"?Ndl: 4#ikdjB; 在该案例中,为了能够拦截这样的不良,也是摸索了许久,哪怕现在措施执行了,却不知这里头的原因。 BV}sN{ kcMg`pJ4< 在论坛上拿@遥远的路 分享的镜头模型http://www.opticsky.cn/read-htm-tid-74413.html,在软件做了“物距与像质的关系”分析。 d(KK7SQg 为了不手动一个物距一个物距去修改,然后再手动读取数据。就临时看HELP文件学习,写一个宏来批量导出。 mSk";UCn \,lIPA/L [attachment=100453] K\mFb g\iSc~%? 输出了在不同物距时120lp/mm的MTF表现情况。 GSfU*@L3 eIhfhz?Q;# [attachment=100454] W"A3$/nq^ _({wJ$aYC 从曲线图来看,在近摄距的时候,边缘视场的像质明显低于其他视场。 Wq}W )E 2 ksbDl} 曲线图所表现的效果,可以得到这样的看法: p$*P@qm 1、在近摄距以后的任一距离上成像OK,便可以认为镜头在近摄距外的成像均OK。 vRDs~'f 2、近摄距上所表现的成像质量若能合格,那在无穷远物距上的成像质量会更优。 (iJ
/ DH4IF i> 但上述中的反向案例中,我存留的疑惑,是暂时这般认为的。 \H1t<B, 1、在实际生产中,因检验用的物距在近摄距位置,当良率偏低时,对空气间隔进行了修改,以达到了提高在近摄距处的成像良率。所以,也就出现了近摄距处成像OK,而无穷远处成像NG。 TS=U%)Ik {L7+lz 奈何手中没有对近摄距优化过像质的文件,并不能去落实这个想法。 X[SIk%{D v(,
tu/ 此贴的初衷: l701$>> 1、分享我用宏来偷懒的案例; (io[O?te 2、高手的提点、解惑(若能分享一“刻意对近摄距优化”的文件,我也能进一步窥探一二);
|
|